项目成员
创设“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指导课”并开展集中教学
2023-03-27 08:54:47



一、课题名称

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指导课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打造符合学生需求和成长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体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实际的指导与帮助,向大一新生普及关于大学生活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概要了解心理品质提升的方法和路径。一方面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另一方面端正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性的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三、课题实施步骤

1.课程建设研讨

20197月,课题组成员针对课程建设开展集中研讨,将教学提纲和课程内容的设计作为研究的重点、难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吉林大学)(简称“吉林大学思政创新发展中心”)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孔燕教授作为课题的指导专家。在孔燕老师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赵山主任的指导下,确立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第一节,适应大学生活,指导学生评定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积极适应大学生活;第二节,完善自我认识,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从而做更好的自己;第三节,优化人际关系,帮助学生从心理学视角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优化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第四节,善用身边资源,实现心理成长。课题组成员根据课程设置进行了分工,并分别撰写各部分授课讲稿(初稿),制作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

2.教师集体备课

2019年8月,吉林大学思政创新发展中心组织授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并邀请孔燕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朱丽雅副主任介绍了课程的架构和主要内容,课题组成员按照分工呈现教学内容。孔燕老师、赵山主任也针对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授课内容进一步细化,形成了最终课程教案。


3.集体试讲

20198月底,吉林大学思政创新发展中心组织了授课教师集体试讲。每位老师依次上台试讲,赵山主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试讲后,授课教师相互交流,修改、完善课件,形成讲课逐字稿。

4.研究成果的实现与转化

吉林大学思政创新发展中心于2019年8月30日-9月2日在三个校区开展了7场集中授课。课堂现场秩序井然,气氛融洽,同学们听课专注,互动积极。课程紧密结合学生的心理成长需求,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增强心理保健意识,促进学生开心生活,适应环境,和谐成长,塑造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四、研究成果展示

1.《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指导课》课件示例



2.《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指导课》授课现场






学校首次开展“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指导课”集中教学工作

为了让2019级学生走好大学第一步,尽快开启心理适应第一阶段,在学校领导亲自策划指导下、各部门支持配合下,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针对新生研发设计了《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指导课》,并组织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集中指导第一课,教学目的是紧密结合学生的心理成长需求,向学生概要讲授心理品质提升的方法和路径。2019年8月30日、8月31日、9月2日分三天,在三个校区进行了集中授课,共计开展7个场次,覆盖2019级本科新生10248人。

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利用假期时间,组织优质师资,先后进行了课程内容结构设计,撰写教学提纲,形成统一讲稿,专家指导集中备课,任课教师试讲等方面的工作。该课程体系包括四个主题、四节课和一个宣传片。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专门为2019级学生制作了《心路成长 有我相伴》电视短片,以便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简明和形象地了解学校心理育人工作情况。四节课主要围绕适应大学生活、完善自我认识、优化人际关系和善用身边资源四个主题展开,时长3个小时。指导课的创建突出了指导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的特点,以漫灌式、滴灌式、渐进式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力求实现系统化、情境化、全员化的指导效果。课程得到2019级新生的认可和好评,同学们听课专注、互动积极,课堂气氛融洽,近2000余人的课堂秩序良好。大家纷纷表示,该课程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大学伊始,就让学生厘清心理成长思路,具有指导性、实用性。老师课堂讲授既专业,又通俗,不仅提升了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增加了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还强化了自身对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认识。

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还将继续深化课程研发、完善课程设计,努力打造符合学生需求和成长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体系,促进学生开心生活,适应环境,和谐成长,帮助学生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202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869号-24
中心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