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联建聚合力 红色赋能促发展 —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二支部扎实推进强国行专项行动
党建联建聚合力红色赋能促发展—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二支部扎实推进强国行专项行动
在全国双带头人强国行专项行动的引领下,佳木斯大学与伊春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党建联建新模式,深度融合佳木斯地区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与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在党建引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期,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实践案例生动展现了双方在党建联建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丰硕成果。
红色精神铸魂,专业辅导强基:助力高本贯通转段考试
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而转段考试则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扎实推进高本贯通转段考试工作,稳步提升学生质量,进一步激发伊春职业学院智能钢铁冶金技术专业2023级学生对佳木斯大学的情感认同,伊春职业学院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积极行动,邀请佳木斯大学支部书记唐彪开展集中答疑辅导。
佳木斯,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红色基因的城市,为此次教学活动赋予了独特的精神内涵。佳木斯拥有丰富的党史资源,东北抗联精神、东北大学抗战时期办学历史、知青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等,都是这片土地上闪耀的精神坐标。这些精神不仅是佳木斯大学扎根边疆办学的精神支柱,更是激励师生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
在伊春职业学院的教学现场,唐彪书记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课程辅导。他针对智能钢铁冶金技术专业转段考试的核心课程,从基础知识梳理到重难点剖析,从解题思路引导到应试技巧传授,进行了全方位、系统化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唐彪书记巧妙地将佳木斯的红色精神融入专业教学,以东北抗联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下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例,鼓励学生们在面对专业学习中的困难时,要敢于挑战、迎难而上;以东北大学抗战时期师生们辗转办学、坚持学术研究的故事,引导学生们树立对专业的热爱与追求,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学习热情高涨。他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集中答疑辅导,不仅对转段考试的知识点有了更清晰地认识,更在红色精神的感染下,坚定了学习信念,明确了努力方向。伊春职业学院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专业上的帮助,更在情感上拉近了学生与佳木斯大学的距离,为后续的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辅导活动的成功举办,是佳木斯大学与伊春职业学院在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下,将红色文化融入专业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为提升学生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党建联建共发展,交流研讨促提升
根据全国双带头人强国行专项行动要求,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与伊春职业学院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围绕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展开深入交流研讨,持续推动党建联建工作走深走实,以党建带动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全面发展。
在党建联建交流会上,双方党支部成员首先共同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意义。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详细介绍了本支部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包括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将规定精神融入日常教学科研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等。伊春职业学院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党支部成员也分享了本支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特色举措,以及如何通过党建工作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实践经验。
双方还就党建联建的具体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组织建设方面,双方计划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教育培训等,加强党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教学科研合作上,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申报、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工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教学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在人才培养方面,双方将进一步深化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衔接,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此次党建联建交流研讨活动,不仅加深了双方党支部之间的了解与合作,更在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过程中,强化了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党建联建,双方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形成了党建引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这将为两校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双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发展合力
佳木斯地区的红色精神,是佳木斯大学和伊春职业学院开展党建联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党建联建工作中,双方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将红色精神融入党建工作、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在党建工作方面,双方以红色精神为指引,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通过组织党员参观佳木斯地区的红色教育基地,如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知青纪念馆等,让党员们亲身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科研中,双方鼓励教师将红色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和科研项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智能钢铁冶金技术专业的教学中,教师们以东北抗联时期艰苦的工业发展历程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代工业发展中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人才培养方面,双方以红色精神为纽带,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联合举办技能竞赛等方式,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了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双方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传承红色精神,服务社会发展。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
佳木斯大学与伊春职业学院在全国双带头人强国行专项行动中的党建联建实践,是职业教育领域深化合作、协同发展的生动写照。从助力高本贯通转段考试的专业辅导,到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党建交流研讨,再到红色精神在党建、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双方在党建联建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展望未来,双方将继续以全国双带头人强国行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党建联建工作。在党建方面,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在教学科研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共同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方面,优化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同时,双方还将继续挖掘和利用佳木斯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影响力的党建品牌和教育教学品牌。通过党建联建,凝聚发展合力,共同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教育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