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无锡市总工会发布《关于表扬2023年度无锡市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的决定》(锡工办发〔2023〕12号),对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发挥不可替代的“半边天”作用,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担当奉献的优秀女职工典型进行表扬。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育技术系荣获“无锡市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育技术系教职工共21人,其中女教职工13人,在江南大学和江南大学学院领导领导与支持下,团队积极推进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推进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团队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2019年专业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2021年专业高质量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近三年,团队获得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教育部产学研项目等各级各类教改课题10项。团队建成了江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立了专业思政育人体系和6门示范课程。团队人才培养体系成果获江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建设高水平师资团队,团队教师以身示范,师德高尚、追求卓越
团队教师以身示范,师德高尚、理念先进、追求卓越。多人次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才、江苏省教学名师、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各类省市级称号,多人次获得iTeach全国数字化教学创新应用大赛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创新大赛设计之星奖、江苏省微课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国家及省级教学奖项。多人次获江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我最喜爱的老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各类校级荣誉。团队中近五年有6人次通过绿色通道晋升教授、副教授。
三、全面推进课程与教材建设,建成了国家-省-校三级优质课程体系
近两年,团队在原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课程的基础之上,《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成果获批省级混合式一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教材获评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大学生如何有效学习》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和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同时团队建成校级各类优质课程7门,数字化教育资源17个,积极推进10本专业教材的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团队获评江南大学课程思政先进教学团队,“互联网+”教学创新团队成功获批校级基层教学组织。
四、获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高质量研究成果得到认可
团队围绕着“互联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2020年“互联网+教育”研究基地成果获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为江南大学第四个省级基地。近三年,多项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立项;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教育科学优秀成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部省级表彰,发表CSSCI、SSCI、SCD等高水平论文近百篇。“互联网+教育”研究基地在校内基地考核中连续获得优秀。
五、积极推进学习环境建设,培养了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团队建立起以综合实践能力评价为导向的专业技能训练体系,建成集教育技术实验、数字影视创作、师范生信息化教学技能训练等为一体的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跨学科、重创新、强能力”的育人环境。指导的学生获得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励,立项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的学生多名获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多项。毕业生爱岗敬业、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基本技能和良好创新能力,深受上海市和苏南地区等地中小学校、苏州市委组织部等用人单位的好评。调查数据显示,江南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对母校的满意度、推荐度及对自身发展的满意度均达98%以上。
六、团队成员关键时刻显担当,贡献智慧促疫情期间在线教学
疫情期间,面对学校教育从传统的“课堂面授”转向“在线教学”的挑战,团队成员表现出了自己的责任担当,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推出了“高校在线课程设计与实施”系列微课程、在线教学九问九答,帮助广大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及时掌握在线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方法,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质量与效率,受到了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在江南大学及全国各大中小学广泛传播,在线访问人数突破百万人次,产生了很大影响力。团队打造的《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未来教育展望》视频专题片,上线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团队获评江苏省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党支部获评江南大学先进党支部、江南大学“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称号。
人文学院教育技术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