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16 我的红色青春故事(二)

2020-09-07 17:14:22 彭帆

铭记龙珍精神,散发青春光芒

买列义哈吉.卡马力拜克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罗喂。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这是首诞生于1983年的歌曲:《小白杨》。1984年春晚,著名歌唱家阎维文老师献唱后,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人人会唱的军旅歌,深深影响了几代人。很多人只知道,《小白杨》是一首赞扬边防军人的歌曲,却不知道,它的背后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保家卫国史,主人公是29岁的“铁姑娘”孙龙珍。

微信图片_20200904153334.png


1959年19岁的孙龙珍怀着“到大西北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从老家江苏泰县奔赴新疆屯垦戍边。上世纪60年代,巴尔鲁克山西麓与苏联交界处存在领土争议,为了保卫神圣国土,兵团同志克服巨大困难,坚持在争议地区放牧、种地,这些不拿枪的战士们,用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与武装到牙齿的苏联边防军人顽强抗争。

微信图片_20200904153338.jpg

1969年6月10日牧工张成山放牧途中被苏军骑兵劫走,牧一队领导发现情况后,带领40名牧工奔赴出事现场,义填膺的孙龙珍不顾疲惫,拿起家中的铁锹和其他职工一起赶到事发现场。正当大家准备与苏军据理力争的时候,对方的哨所突然射出密集的子弹。当时,怀着6个月身孕的孙龙珍冲在队伍最前面,一颗子弹从她的左腹穿入。为了捍卫国土,孙龙珍倒在了血泊中,年仅29岁的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史称“塔斯提事件(孙龙珍事件)”。

微信图片_20200904153342.png

孙龙珍牺牲后被安葬在塔斯提河畔,她的英灵陪着附近哨所官兵一起戍边守防。1969年8月,孙龙珍被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授予“革命烈士”称号,追认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孙龙珍民兵班”成立,1992年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新疆军区的正式授旗,是新疆唯一在边境一线戍边守防的女子民兵班。

微信图片_20200904153345.jpg

将生命与青春奉献在边疆的孙龙珍烈士,用她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为国戍边的责任担当、落地生根的顽强意志、务实奉献的工作作风、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为我们广大青年党员同志树立了积极地榜样作用!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我们更需要具备迎难而上的奋斗品质,戒骄戒躁,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激进不冒进,争取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对社会、对国家有所贡献,将自己毕生所学奉献给国家。只要国家需要,就可以立马挺身而出,这才是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本色;学习爱国奉献,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预备党员,我更加深刻认识到肩上时代重任,传承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传播龙珍精神与古田会议精神,牢记古田会议“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思想,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不负党的信任,并且让祖国的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大江南北,让龙珍精神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彭帆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预备党员,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不负党的信任,并且让祖国的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大江南北,让龙珍精神代代相传!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