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县乡治理实践 探析始兴帮扶路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青年大学生行动部署,切实推进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广东行”专项行动,2025年8月25日至8月29日,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林慕华教授带领乡镇财力建设调研“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和“优化帮扶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实践队,赴韶关市始兴县开展为期5天的专题调研。此次调研旨在通过深入了解县乡基层治理、财政建设、预算管理和帮镇扶村工作情况,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献计献策。
锚定财政切入点 聚焦帮扶体系转型
自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韶关市始兴县构建起多维度、多层次的帮扶力量体系,形成“纵向统筹+横向协作”的立体帮扶格局,其帮扶体系从“单向输血式”向“自我造血式”的转型探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次调研以县乡财政为核心切入点,聚焦财政运行、预算管理、项目推进及镇村帮扶等关键领域,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始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农业农村局、教育局县直部门,以及沈所镇、罗坝镇、顿岗镇、八一村、上营村等镇村一线开展调研。
座谈县直部门 深研财政管理难题
在县直部门调研环节,团队与县直部门负责人围绕部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督及绩效评价全流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财政转移支付落地情况与数字财政系统使用情况,以及当前县乡财政收支面临的难点堵点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走访镇村一线 交流帮扶实践需求
在镇村实地走访中,团队先后深入沈所镇、罗坝镇、顿岗镇,与镇村干部、帮镇扶村工作队、村民代表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当地特色帮扶模式、帮扶项目实施成效,以及在巩固帮扶成果、提升“自我造血”能力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需求,重点探讨了如何进一步优化帮扶资源配置、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等议题。
探访红色遗址 感悟文旅振兴路径
调研期间,团队专程走进沈所镇八一村,参观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旧址红围与外营保卫战遗址馆。据悉,八一村正充分发挥村内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红色乡村研学路线,以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团队成员通过实地察看历史遗迹、聆听革命故事,深刻感悟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基层治理智慧。
参观特色产业 捕捉造血实践案例
在罗坝镇上营村,团队实地走访乡村振兴帮扶车间,参观“钻石南瓜”种植基地与生产车间,了解南瓜从种植到加工为手工面条、馒头的全链条产业模式,直观感受该村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实现“自我造血”的实践路径,为后续提炼帮扶经验提供了鲜活案例支撑。
总 结
此次始兴县专题调研,团队既系统掌握了县乡财政管理的实际运行情况,也精准捕捉了红色文旅赋能、特色产业培育、农文旅联动等“自我造血”帮扶模式的实践亮点。团队将以调研收集的一手资料为基础,进一步梳理始兴县财力建设与帮扶体系转型的有效路径,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广东“百千万工程”深化推进提供扎实的智力支撑,以专业力量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
撰文:刘诗怡 摄影:郑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