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新起点。面对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进攻,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民族大义,自觉肩负历史重任,大力倡导并积极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得百年来一盘散沙的旧中国形成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英勇抗战的新局面,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率先提出武装抗日主张,最早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高举起武装抗战旗帜
九一八事变后的第3天,中共中央即发表宣言,率先提出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的主张。随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又接连发表关于对日宣战的宣言、训令等,深刻揭露日本企图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罪恶目的,强烈谴责国民党当局“不抵抗”的卖国政策;提出“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以求得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的政治主张;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宣布中国工农红军准备与日本侵略者直接作战。为履行武装抗日的政治承诺,中国共产党迅速派出杨靖宇、周保中等一批重要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直接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还对淞沪抗战、察哈尔抗战、绥远抗战等给予坚决支持,并派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红军为进入抗日前线东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抗日言行,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响应,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奠定了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全民族的警醒和奋起。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抗日先锋。
积极倡导、努力推动和诚心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抗日力量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软弱涣散。正如毛泽东所说:“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九一八事变特别是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毅然捐弃前嫌,倡导和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为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力量为抗日而奋斗,12月,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全力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努力和推动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中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并发展起来。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相忍为国,始终不渝地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和政策的贯彻执行,广泛地团结了中华民族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筑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坚固长城,使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得以坚持和发展,直至取得全民族抗战胜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明确提出并坚持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实施了正确抗战指导
百年来,中国积贫积弱,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屡战屡败。面对更加凶残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军民能不能战而胜之,又如何能战而胜之?这是抗战爆发之际,摆在整个中华民族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形成了指导抗战的正确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这些都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撰写的《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著作中。这些论著科学回答了当时人们头脑中存在的种种疑虑,高瞻远瞩描绘了抗战胜利的路线图,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为全国军民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分析了中日战争敌强我弱的形势,指出抗日战争具有艰苦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正式确定了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在作战指导计划中确定了以持久战为主旨的战略方针。中国共产党提出实施的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的军事战略方针,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进而坚定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整个抗日战争特别是敌后战场抗战的实践,正是按照毛泽东全民抗战、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及相关理论一步步走向胜利的,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观。没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的抗战路线,没有中国共产党实施的正确的战略指导,就不可能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将敌后游击战提高到战略高度,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敌后抗战的战场
14年抗日战争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的历史。全国抗战开始后,毛泽东充分认识到敌后游击战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提出“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战略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迅速挺进敌后,担负起开辟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根据地,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艰巨任务。我们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军正面战场形成相互策应之势,既有统一的战略目标,又各自独立对敌作战,相互依存和配合。这不但挫败了侵华日军“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而且使侵华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而无法自拔。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全国抗战八年期间,敌后抗日军民共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0余万人,解放国土10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不难想象,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深入敌后发动全民抗战,那么侵华日军就可毫无顾忌地集中全力于正面战场一线作战,并可充分利用占领区的人力、物力资源,不断增强其战争实力,实现“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的战略企图。果真如此,抗日战争的进程就会是另外一种情形。
以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和必胜信念,唤起了全民族的觉醒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而集中代表中华民族觉醒的政治力量和中坚、先驱者和凝聚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在大后方,在沦陷区,在各条战线上,共产党人以崇高的使命感和凝聚力,成为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进抗日民主运动的模范。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表现出顽强的抗战意志,强有力地感染和激励着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和斗志。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广大进步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不仅成为全国抗日、民主的表率,而且成为新中国的雏形。侵华日军所面对的主要对手,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以国家和民族解放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发动起来的亿万不屈不挠的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战争教育了人民。中国人民从艰苦卓绝的抗战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的决定性贡献,认识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身上。人心向背,为抗战胜利后中国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定下了孰胜孰败的基调。这是历史的必然。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抗战中拯救民族危亡的中流砥柱,而且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