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如何评价首轮“双一流”建设的整体进展?“双一流”建设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围绕这些重要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对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秉林进行了专访。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近日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经国务院批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更新公布,新一轮建设正式启动。
如何评价首轮“双一流”建设的整体进展?“双一流”建设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围绕这些重要问题,记者对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秉林进行了专访。
回望首轮
总体实现阶段性建设目标
记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双一流”建设的提出有何历史背景?
钟秉林: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教育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一直采取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缩小了我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凸显、高等教育投入增加与区域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等教育供给的均衡性与多样性矛盾突出等。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以全新的视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探索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作出新部署,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双一流”建设。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并于当年9月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140所高校、465个一级学科入选。
记者:那么,“双一流”建设与“211工程”“985工程”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钟秉林:与过去相比,“双一流”建设政策更加强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比如,以遴选制替代申报制,将政府权威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事实与遴选标准进行比对,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对学校和学科的发展水平、进步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这种遴选机制坚持了客观公正的原则,体现了开放性、竞争性和导向性,在指标体系中强化了人才培养工作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导向,淡化了“数人头”“数文章”的指标,注重长远发展和特色发展;强调绩效评价,提高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率,重视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强调动态调整,体现滚动竞争、优胜劣汰的价值取向,避免身份固化和“贴标签”的现象。
记者:首轮“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整体成效如何?
钟秉林:通过第一个周期的建设,“双一流”建设高校坚持科学定位、励精图治,集中精力进行内涵建设,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治理体系结构优化与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综合分析国际通行的大学和学科排行榜结果,首轮建设总体实现阶段性目标。
成效评价
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
记者:2021年初印发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强调,要避免简单以条件、数量、排名变化作为评价指标。“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如何“破五唯”?
钟秉林:“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重视整体性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重视特色性发展的评价,重视结果导向的增值评价。《办法》规定学科建设评价主要考察建设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队伍建设4个方面的综合成效;大学整体建设评价除了这4个方面之外还包括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科研究评价方面,突出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以及面向改革发展重大实践,推动思想理论创新、服务资政决策等方面成效,明确了人文社科类高校与学科成效评价的重点与方向。
“双一流”建设的成效集中体现为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科研成果的结果评价及基于结果导向的增值评价。在一流人才培养方面,聚焦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将学生的就读经验与学习结果作为评价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关注一流人才培养和学科团队绩效产出的增量。在一流科研成果方面,注重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成效,尤其是在基础学科领域的原始创新和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成效,考察科研成果方面的增量,以及学科团队在研究问题推进上的学术增量。“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在关注高校与学科当前发展成效的同时,还关注高校与学科发展的潜力,评价高校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导高校和学科关注长远发展。
记者:在您看来,判断一所大学是否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关键看什么?
钟秉林:“双一流”建设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的动态建设过程。建设进程没有终点,建设目标的实现不是靠行政发文“宣布”或学校自我“宣称”,也不取决于学校学生多少和学科布局结构是否综合,关键是激发学校的内生动力,集中精力抓好内涵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持续改进,在改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使人才培养质量、优势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声誉得到国际学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其评价的核心内容是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成效,其产出体现为一流的人才培养和一流的研究成果,“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是持之以恒地加强内涵建设,是动态发展的过程。
记者:“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既要坚持中国特色,又要追求世界一流,如何处理二者的辩证统一?
钟秉林:“双一流”建设高校主要功能定位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推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创新,必须坚持世界一流、追求卓越的国际标准,建设成效要获得国内外学界的认可;又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本土实践,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服务于治国理政的需要。因此,“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如何同时兼顾世界一流的国际标准和中国特色的本土需求,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实践探索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决定了相关成效评价必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同时,高校是“双一流”建设的主体,“双一流”建设评价需要尊重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学科特色与办学自主权。这突出体现在“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基本原则中。《办法》强调“需求导向、聚焦服务贡献”,这也就明确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自然科学领域应突出基础学科领域原始创新成果的突破情况,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则突出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拓治国理政研究新领域新方向上取得创新性先导性成果的情况。
深入推进
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记者:新一轮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新增建设学科认定条件是什么?这些新面孔代表哪些新导向?
钟秉林:本次认定中,新增建设学科必须同时符合3点要求:一是切合急需,学科方向需要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有较为精准的匹配度。二是水平出色,对应领域的一级学科在内涵建设、特色发展、贡献水平等各方面表现均应比同类显著,突出建优促强。三是整体达标,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门槛之上,学科认定多维度设置条件,不与各种大学排名、论文指标等挂钩。
这些新面孔,一方面展示了我国高校内涵式发展取得的新进步和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通过“双一流”建设引导高校特色发展、多样化探索的价值取向。
记者:您刚刚提到,“双一流”建设要避免身份固化和“贴标签”的现象,具体有哪些举措呢?
钟秉林:大学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人才培养效果和科学研究成果的呈现所需的周期较长,要遵循教育规律,给“双一流”建设高校内涵式发展留充裕的时间周期。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在关注高校与学科当前发展成效的同时,还关注高校与学科发展的潜力,评价高校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在评价模式上,强调水平评价与效益考核相结合,考察建设高校和学科在建设基础、突破贡献、特色凝练等方面的表现。其次,在评价机制上,强调建立长效监测机制,以“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内容为依据,建立常态化的动态监测体系,在建设周期内对大学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过程及结果进行连续跟踪、监测与评估,及时进行诊断预警和政策调整;周期评价则以动态监测积累的过程信息与数据为主要支撑。再其次,在评价结果运用上,强调动态调整、持续改进,将“双一流”建设评价结果作为下一轮建设范围动态调整的主要依据,针对综合评价结果决定加大或者减小支持力度。这种评价结果运用机制体现了优胜劣汰、持续改进的价值取向,制度设计上期望能够避免以往重点建设项目实施产生的身份固化和“贴标签”现象。
记者: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应如何巩固和加强一流本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钟秉林:纵观国外一流大学,不论是学科专业特色突出的学院,还是综合实力突出的大学;不论是世界知名的私立大学,还是国际有影响力的公立大学;不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无一不将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也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过程,必须高度重视。
具体来看,一是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和教育价值观、富有时代内涵的人才观和多样化的质量观、现代的教学观和学习观、科学的发展观和绩效观。二是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加强专业建设和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能力和素质养成,改革育人方式和教学方法。三是加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建设,加强师德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四是改革教学治理结构和管理运行机制,深化综合改革,加强依法治校,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为学校内涵式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时隔5年再发力,“双一流”建设有了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钟秉林: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在当前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和国际政治经济局势背景下,要实现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务之急是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的创新引领作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制约。
当前“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有差距,基础学科和关键技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原创性成果匮乏,“双一流”建设成效将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双一流”建设高校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发挥观念、机制和资源优势,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