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实践锻造引领行业人才

2021-01-19 12:11:08

江南大学机电专业大四学生康新泓正全神贯注地记着笔记,他面前是两条机械臂,手边是一本翻开的《机械设计》教材,不远处,两名来自企业的工程师正在现场操作。这是近日记者在该校智能机器人与智能检测中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看到的场景。“我们是一个项目组,正在做零件结构设计和机器人位置调整。”康新泓说,全班同学都已经分组前往各家企业实习了,自己是唯一留在学校参与企业项目的。

近年来,学生参加这样的深度实践在江南大学已是常态。面对经济新业态和行业新需求,该校不断加强“新工科”专业建设,探索出一条以课程教学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引领行业发展为方向的人才培养新路径。“作为行业特色高校,我们一直以服务行业企业为己任,着力培养有轻工特质、江南风格、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江南大学党委书记朱庆葆说。

校准方向:走在行业前面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绿色染整科技创新竞赛总决赛上,江大纺织服装学院2015级轻化工程专业学生朱逸行团队的作品“天然植物染料染制品的鉴定方法研究”获得了一等奖。他的这一构想,来自行业的最前沿需求。

“我们卓越工程师计划校企对接已经迈入了第6个年头,每年与20家左右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纺织服装学院副院长黄锋林说,近年来,劳动密集型的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大,企业渴望的人才类型已经从能“适应行业”到能“引领行业”了。

黄锋林介绍,基于行业需求,学院适时启动了“卓工2.0计划”,将纺织工程教育改革拓展到与生物工程、纺织新材料、物联网等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领域,建设全新的生态纺织新工科专业,实现纺织工程教学从知识输出导向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导向的转变,“我们现在参与实践的学生,已经全面融入企业转型升级中去,帮助企业研究、应用新技术”。

在江苏阳光集团,纺织服装学院6名实习学生针对纺织面料传统的银离子抗菌技术安全性问题,大胆提出“光动力抗菌”概念,在可见光照射下有效发挥表面广谱抗菌功效,该技术具有加工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时效长等特点,获得了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资助,目前已进入研究阶段,有望实现功能纺织面料开发领域的新突破。

作为国内食品轻工学科的排头兵,如何对接国家战略,培养适应行业未来需求并引领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江南大学最近几年思考最多的问题。2016年,学校启动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要求各专业培养目标设定能够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取得的职业和专业成就。

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一系列学科资源整合和提升,不断远眺行业、调整方向,努力培养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人才。如对接无锡建设“感知中国中心”需求,学校成立了全国首家实体物联网工程学院;数字媒体学院适时将动画专业调整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应对时下的全媒体发展潮流。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根据产业需求培养人才,既是服务国家战略重要举措,也是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内在需求。”江南大学校长陈坚院士说,“这是历史给予江大的机遇,更是时代赋予江大的使命。”

明确目标:强化实践创新

在最近公示的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名单中,江南大学的“多元协同培养机电融合卓越创新人才”项目名列一等奖。其中,培养学生核心创新实践能力的做法颇引人注目。

江大君远学院每届只收60名学生,但科研成绩却让人刮目相看:3年多时间里,学院学生获省力学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省部级以上奖项31项,以第一完成人申请专利10项。

“每名学生都要组建科创小组参加创新实践项目,并有机会参加各级各类创新竞赛,实践活动参与率达100%。”君远学院院长张秋菊说,为了鼓励学生搞科创、做项目,学院设立专项经费给予支持,在实践中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直以来,关注社会需求导向、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都是江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2014年,该校“食品学科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针对的就是食品行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实践训练弱化的问题。同年,江大全面启动了课程体系改革,把“双创”教育定位于“基于专业、融入产业”,一切课程都面向实践问题和实践需求。

学生殷晓霞是这一改革的受益者。2014年,她作为第二发明人的成果“一种产α—酮戊二酸酵母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荣获了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很感谢学校在本科期间就创造条件让我参与这么重要的科研项目。”殷晓霞说。

近年来,江南大学又着力探索加强大学生思维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实施了“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逐步实现卓越课程、辅修专业、专业认证等6项突破,努力培养高素质一流人才。“社会需要的是有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精神的毕业生,这也是我们人才培养的目标。”江南大学副校长纪志成说。

改革模式:新形态激发活力

陈献忠教授是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课程群的一员。每学期,他们的课程群都要开会共同研讨课程重点。“每个人每门课都确定自己的主要任务与授课重点,相互配合、不重叠。”陈献忠说,如今生物工程学院早就没有了“系”的概念。

陈献忠说,课程群的设置让院内的教师“人人有定位、层层抓管理、事事有落实”,课程群负责人统筹指导全院某一大类课程,并根据各专业方向的建设需要向课程负责人提出具体要求,“每一名专业教师的背后有一个群体在支撑他进行课程建设,受到专业责任教授和课程群负责人的双重指导”。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纲。”江南大学教务处处长魏取福说,学校近年来扎实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成长空间。

在部分学院,新型的新生研讨课正在推开。在以往多位教授接力授课的基础上,新课程体系确定了一位教授主讲一门研讨课的制度,学生入校后,可在学院内跨专业自由选修。此外,小班化、研讨式教学覆盖面也进一步扩大。

课程的“重构”与组织教学的新管理形态,也让教师们逐步树立了一切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不少国家级科技成果被顺理成章地转化为国家规划教材和综合实验等教学内容,江南大学荣获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重要成果“酮酸发酵法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部分内容就入选了教材章节。获奖人之一刘龙教授,在讲授本科生实践课“发酵工艺综合实验”的实验教学环节时大量引入最新研究成果,受到学生欢迎。

为了适应研究型、探讨型教学需要,江南大学还对教学楼实施了改造,更新扩声投影系统,建立录播教室,实现上课内容同步录像。装备交互教室,教师在交互白板上放映幻灯片,可以直接标注翻页,学习重点一目了然。“通过我们的互动平台,学生用手机、电脑、平板可以直接参与课堂讨论。”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俞伟老师介绍说。

“新工科建设要求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这与江南大学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未来,江南大学将始终以服务社会发展与产业化进程为己任,加快实施‘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为培养面向新时代的新型工程创新人才作出进一步探索。”朱庆葆说。

《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17日第1版 版名:要闻

作者:本报记者 赵建春 缪志聪 通讯员 舒媛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探索出一条以课程教学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引领行业发展为方向的人才培养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