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进行时① | 志愿施援手,抗疫见真情

2020-04-23 10:06:59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大家纷纷用自己的力量支援社会,在无数医护人员奋战一线的同时,亦有许多抗疫志愿者坚守在基层,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平安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这其中,就有来自暨南大学的郭静怡同学。

郭静怡是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级新闻学系的学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爆发以来,她一直十分关心“抗疫”的相关报道。“我觉得我们可以用行动去做一点实际的事情,就像写新闻稿件要去回应社会问题一样。”

作为一名新闻学系的学生,郭静怡希望能看到更真实的社会,也用自己的行动为战胜疫情贡献一份力量。当了解到自己居住的社区防疫工作人手不够时,她立即主动报名,参与到防疫志愿者的工作中。

人人坚守,情满社区

1.png

(郭静怡为出入行人测量体温)

26日至15日期间,郭静怡在她所居住的杭州市下城区东新街道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每次3小时的工作简单却意义重大:协助测量进出居民的体温、检查他们的出入证明——这些都是社区健康的基本防线。当沉甸甸的责任落在肩上,郭静怡在认真工作的同时,更切身地体会到众人的付出为社区带来的温暖。

在志愿岗位和郭静怡一起工作的,还有街道和社区里的工作人员、社区党支部的党员、学校教师以及其他社区居民。“有一位和我们一起站岗的老爷爷已经70岁了。”她说,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志愿者们汇聚在一起,共同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这是一份凝聚在一起的力量。

除了志愿者,不同行业的人士同样不懈坚守。在郭静怡眼中,每天一站就是十二小时以上的保安是社区防疫工作中最辛苦的人。“他们每天在一线工作,但单位发给他们的口罩数量却不多,我觉得社会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关注。”郭静怡说。令人暖心的是,社区里一些在医院工作的居民会给保安们送去口罩,她自己也将分配给志愿者的口罩给了保安。

将每一个岗位的辛苦付出看在眼里,郭静怡深切地感受到社会基层的温暖。另一方面,她也看到了疫情中社区居民的配合。尽管也有一些人会因为疫情期间隔离措施造成的出行不便而对志愿者和保安感到不耐烦,但经过他们的细心解释还是会给予配合的。由此,她亲身体验到,社区的平安离不开每一个人的付出和相互之间的理解。

2.png

(郭静怡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坚守岗位)

倾听社会底层的声音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郭静怡直面着真实的社会,也更加关注弱势人群在疫情中的处境。当被问及在志愿工作中是否遇到困难或感到忧虑时,她说:“相比于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我的工作是最简单的。而且我想自己是在帮助别人,没有什么需要忧虑的,我可能会更担心像老年人、精神疾病者等弱势群体所面临的问题吧。”

她回忆起社区里的一名精神障碍人士时说:“疫情期间大家都隔离在家,但是他不能理解隔离就一定要出门,他的家人和我们都拦不住,他又没有意识到要戴口罩,缺乏防护。另一方面,外面的很多小路都拦起来了,其实他也很容易迷路找不回来。”郭静怡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些特殊人群在疫情中的境遇。

另外,自从杭州实施封闭小区的措施以后,她还关注到“部分社区禁止租户入内”的务工人员返城问题。“他们过完年就从老家赶回来,是为了继续工作的。但是因为疫情,他们需要被隔离在家14天。我作为志愿者,在登记信息的时候其实也担心他们一个春节不在这里,家里肯定没有什么生活物资。”郭静怡说。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返城的租户们特别配合社区的工作,主动表示愿意隔离;而街道也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关怀,没有一刀切地禁止他们进入社区,还提醒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订购等方式购买物资。

最后,在回顾这次志愿活动时,郭静怡说:“在疫情中做志愿者让我看到社会上的很多现实故事,我们去经历了才知道社会的逻辑是怎么样的。志愿者经历也让我明白,我们学知识、写新闻,除了提升自己以外,还可以为了谁、为了什么。”

体察社会,奉献社会,是每一位社会人的责任。在疫情面前,我们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集体中的一份力量。我们应当用勇气与担当去守护我们的社会。一个人的付出也许没有声音,但众人的奉献终将令社会报以回响。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大家纷纷用自己的力量支援社会,这其中,就有来自暨南大学的郭静怡同学。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