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4月14日,融合传播训练营龙川队队员来到了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老隆指挥部旧址——福建会馆,一同追寻红色足迹,聆听红色故事,领悟先辈精神。
★ 红色地标 ★
福建会馆建于清代,为当时在龙川县的闽籍商人投资兴建的同乡会会所,1986年被列为龙川县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河源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龙川县首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老隆指挥部旧址福建会馆
据《中共龙川地方党史》记载,福建会馆曾是我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1925年至1927年,广东省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农民运动领袖之一彭湃曾两驻福建会馆,宣传革命思想,播下农民运动的火种。福建会馆还是震惊中外的“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的指挥部之一。
下午3时,中共龙川县委党史研究室曹武斌副主任带领队员们在会馆内进行参观,并向队员们介绍了“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的历史故事。
龙川队部分队员在福建会馆门前合照
1941年末,香港沦陷,一批暂居香港的文化界名人、抗日爱国民主人士身陷囹圄,处境可谓十分危险。周恩来一天之内连续发出的特急电报,指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连贯等人,不惜代价组织营救。
大营救的重要组织者连贯
1942年1月,大营救行动正式拉开序幕。撤离路线主要分水路和陆路,其中陆路以老隆镇为中转站,指挥部就设在福建会馆。大营救负责人之一连贯在抵达老隆后,随即与后东特委书记梁威林以及龙川地方党组织负责人一起研究部署营救事宜。
连贯以老乡的身份长住“侨兴行”,并说服同具高声望和地位的商行“义孚行”协助。在资金方面也进行了筹集,用来购买“难民证”和贿赂关卡顽军。
队员们聆听福建会馆讲解员进行讲解
1942年春,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先后分批抵隆,顺利入住事先预备好的旅馆,并陆续以“香港难民”身份乘坐“侨兴行”汽车转移到韶关,再往衡阳、桂林(西线),最后到达大后方。
历时半年多,后东特委和龙川党组织毫发无损地把“香港文化精英”全部送达目的地,圆满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部分文化名人在胜利营救后的合影
据不完全统计,经老隆护送至韶关的文化界名人、爱国民主人士及其家眷共有300多人,其中包括何香凝、茅盾、邹韬奋、夏衍、柳亚子等人。
福建会馆内被营救的文化界名人代表铜像
曹副主任在参观最后总结了“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的重大意义,他指出,“这个事件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了民族统一战线,有助于后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文化名人与民主人士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与拥护。”
队员们通过参观福建会馆,聆听历史故事,深刻理解了先辈们身先士卒、不畏艰险的精神与心志。身为年轻一代的新生力量,我们也将继承先辈的光辉,不断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与红色基因。
★ 学子感悟★
在这场被茅盾称为“抗日以来最伟大的抢救”中,龙川县老隆镇作为营救路线上的中转站,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安全转移的背后是数以千计的无名英雄的默默奉献,在面对困难时,唯有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历经艰辛,排除万难,才能完成胜利大营救这一伟大的壮举。
——融合传播训练营龙川队褚梦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