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梅”的故事,绘就三大行动——江苏大学绿色化学与化工技术研究院教工党支部“强国行”专项行动
踏雪寻“梅”铸就科技报国志,融“媒”聚力突破技术千重关,聚“美”成炬绘就发展同心圆......日前,江苏大学绿色化学与化工技术研究院教工党支部与索普研究院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双方党支部以梅为媒,通过寻梅、融媒、聚美的三重意境交融,将科研攻关、人才培育与党建共建有机统一,在梅园春色中启动三大“育梅行动”,为镇江绿色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寻梅·科技报国践初心
活动首站,双方党支部成员来到索普集团梅园。千株寒梅傲雪绽放,党徽与红梅交相辉映,党员们在梅香中重温入党誓词。这片承载着化工行业绿色发展愿景的梅园,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更见证着双方党支部携手攻关的深厚情谊。

融媒·产教协同强筋骨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绿色化学与化工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潘建明与索普研究院院长、索普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朱桂生在化工楼214会议室共同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在党员代表见证下,双方党支部围绕成立“梅香攻关党小组”、共育“双师型红梅人才”、打造“梅园产学研联盟”三大行动达成深度合作:针对索普提出的技术需求清单,由双方党员技术骨干“揭榜挂帅”,每季度在梅园召开一次进度会,让党旗插在攻关一线。深化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推行“校企双导师”制,让研究生党员既在实验室学理论,更到生产线练本领。每年举办“绿色化工创新论坛”,使梅园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媒介平台。

聚美·党建引领赋新能
双方党员实地参观重点实验室,潘建明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科研方向与成果,支部党员就“党建+科技”融合路径展开研讨。

双方围绕党建工作、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热烈交流。

索普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朱桂生表示,将把梅园打造为党建引领的“美学空间”,让梅花精神浸润科技创新全过程。江苏大学绿色化学与化工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潘建明提出,技术攻关要效寒梅傲雪,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优势;协同创新要如红梅传香,让科研成果在产线绽放;队伍建设要似新梅吐蕊,培育扎根产业的科技生力军。此次共建活动特别建立“双循环”培养体系:企业导师将定期走进高校讲堂传授实战经验,高校教师将深入生产一线破解技术难题,形成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新格局。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