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流体装备行业服务与成果转化党支部赋能高端海洋流体装备与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新增建设名单》(苏教科函〔2025〕21号),江苏大学流体装备行业服务与成果转化党支部张德胜教授牵头申报的“高端海洋流体装备与智能技术实验室”入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全省共3家),成为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科研平台,标志着江苏大学在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上再上一台阶,也为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的“赋能站”。

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把党旗插在深蓝科研最前线,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卡脖子”难题,该实验室依托江苏大学,联合河海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共建,整合高校学科优势与企业产业资源,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实验室将围绕四大方向开展研究:一是海洋能高效利用与多能互补技术,助力我国海洋能规模化利用;二是深海复杂多相流长距离输运技术,破解深海油气开发技术瓶颈;三是海上浮体结构多场耦合技术,提升装备抗极端海况能力;四是智能海洋流体装备数字孪生技术,推动装备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为大型海洋装备装上“韧性芯片”,为国家海洋能源安全筑牢科技屏障。

实验室将着力打造我省海洋流体装备基础研究与技术孵化的创新平台,建设一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
据悉,此次江苏高校共拟新增59个重点实验室,包括3个国家级培育建设点、39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及17个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作为江苏高校海洋流体装备领域首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实验室将坚持新时代大科技观、大人才观,以学科交叉为突破点,依托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全国唯一以泵及系统为研究特色的重点学科)和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优势,深化流体机械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扎实推进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转化,打造海洋流体装备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高地,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贡献“江大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