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队赴山西忻州、朔州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3-08-29 15:50:52 陆敏

泱泱中华,文明博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生成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根本来源。建筑是历史无言的证人,是诠释某一时代文化思想与社会风貌的鲜活载体。为切身感知中华传统建筑之美,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之韵,8月3日至7日,江苏工院建筑工程学院“访古建之城,知中华之文,育时代新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陆敏、谭启颖的带领下前往山西忻州五台县、朔州应县等地开展文化探访主题暑期社会实践。

1.jpeg

文化探寻,穿越古今

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位于忻州五台县的南禅寺。根据工作人员的讲解,团队了解到该寺距今已有1200余年,寺中大殿更是我国乃至亚洲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构建筑。成员们认真研究了大殿的梁架设计,仔细观摩了殿内17尊唐代佛像的身姿、神态、衣饰、动作,对大唐文化的自信、博大、包容与开放也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接着,实践团队来到位于五台山南台西麓的佛光寺。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后于唐大中十一年重建。刚登上石台,成员们便被正殿“金厢斗底槽”、“偷心造”、“设心造”等经典设计所震撼,显然已在跃然眼前的唐构信念中感受到了大唐气象的浩然磅礴。建筑之外,实践团队也认真参观了寺内保存的雕塑、壁画、题记等其他唐代文化遗迹。

最后,实践团队又来到建于辽清宁二年的应县木塔。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成员们感叹,尽管全塔上下无钉无铆,却靠着古代先贤的超凡智慧与卓越工艺历经千年,巍然屹立;观塔内彩塑、壁画等文物,耳边似已听到了有辽一代的风云故事。

2.jpeg

专业实践,就地检验

作为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团队成员在认真参观、用心感悟的同时,亦不忘就地展开专业实践。在南禅寺,他们拿出卷尺对大殿南立面的窗户、门框、墙面等逐一测量,认真绘制立面图;在应县木塔,利用激光测距仪、卷尺等工具从不同角度测量月台基座各个部分的长、宽、高,并仔细记录下各组数据。过程中,成员们感叹着上世纪三十年代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寻找古建的坚定与执着,更惊羡九百多年前时代匠人的赤忱匠心。

3.jpeg

调研宣讲,情义悠长

探寻学习之下,团队成员对古代建筑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愈发全面深刻的认知,在强化自身文化传承意识、提升文化自信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认知、珍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愿望更为强烈。团队成员抓住古建周边与沿途车上人员多、来源广、流动性强这一特点,综合利用问卷、访谈、宣讲、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面对在地群众与外地游客,面向老人、中年、青年、少年以及儿童开展调研与宣讲,了解不同人群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实际与认知心理,并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给予文化宣讲。他们强调,应从学习、认知、热爱传统文化中明辨“我是谁”,从传承、发展、创新传统文化中理清“我要干什么”,切实提高文化认知与守护意识,树立文化自信,生成文化传承自觉。受访对象对团队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行为与意义皆给予了高度肯定与支持。

此外,实践团队与朔州市未成年保护中心、人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组织了一群特殊的少年儿童来到应县木塔参观学习。他们中大多为孤儿,有的是来自单亲家庭。指导老师谭启颖为孩子们担当讲解员,详细解析木塔的建构特点,鼓励长大后到祖国的多个地方去锻炼学习;陆敏从唐诗入手,通过背唐诗、讲故事、猜谜语等方式引导众人要好好学习,热爱祖国,争做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者与发展创新人;团队学生与孩子们亲切交谈、热情游戏,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成长困难,并结合自身成长经历送上了鼓励与祝福。

4.jpeg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于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力量源泉。江苏工院建筑工程学院“访古建之城,知中华之文,育时代新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感知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心,将专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传统古建筑为学习载体,在实地踏访、躬身实践、全面调研、热情宣讲中收获了对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温度、更有深度的感知、感触与感悟,强化了文化自信与传承自觉,同时对古代匠人的劳动精神、匠心精神、团结合作精神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团队以照片、视频、微课、文稿、绘本等方式记录下实践成果,返校后将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据点,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辐射教育,引导众人触摸历史、感知文化、滋养精神、奋发向上,为实现更大范围的文化育人准备条件。


责任编辑:王斯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江苏工院建筑工程学院“访古建之城,知中华之文,育时代新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陆敏、谭启颖的带领下开展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