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党支部:党建引领科技攻关 副院长孙颖颖教授引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结硕果
5月28日,在连云港市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科技工作者日盛大活动现场,我院生物工程系党支部再次迎来高光时刻——支部党员、科研骨干侯晓月副教授,以其在海藻活性寡糖转化领域的前沿研究,被确定为“2024年度连云港市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培养对象并接受表彰。这一荣誉的取得,正是生物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兼副院长孙颖颖教授坚持党建引领、深耕人才沃土战略的成功实践。
科技攻坚,侯晓月让“蓝色资源”焕发高值新动能:在江苏海洋大学静谧的实验室中,侯晓月副教授日复一日专注攻关,成功运用酶技术将海藻副产物中的糖类物质高效转化为具有生物功效的活性寡糖。这不仅是对海藻资源的精深开发与价值跃升,更是海洋生物技术服务于人民健康的生动例证。她的研究突破,完美诠释了支部党员科学家“将论文写在蓝色国土上”的使命担当。通过“托举工程”平台,她的探索之路也正激励更多青年才俊投身科技报国的时代浪潮。
党政协同,孙颖颖构筑青年人才“创新摇篮”:作为学科带头人与支部领航者,孙颖颖教授深谙“人才是第一资源”。她带领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与发展推力:
精准托举有机制:孙颖颖牵头制定并推动完善支部青年人才培养规划,建立“传帮带”体系,为侯晓月等青年教师在科研方向凝练、项目申报、团队搭建上提供全程指导与资源对接。
平台搭建赋动能:依托学院重点实验室与产学研合作基地,支部积极搭建创新平台,鼓励侯晓月等骨干将实验室成果加速推向应用,以科技之力服务地方海洋经济发展。
科学家精神铸魂:支部常态化组织“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孙颖颖带头讲授党课,引导党员教师以侯晓月等身边榜样为标杆,厚植家国情怀,勇闯科研“无人区”。
赋能港城,点燃蓝色经济“新引擎”:侯晓月的研究突破,是生物工程系党支部聚焦“四个面向”、服务国家战略的缩影。在她背后,孙颖颖教授带领支部一班人,正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气魄,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为青年科技人才潜心科研、施展才华保驾护航。支部党员在海洋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开发等领域持续发力,多项技术成果已扎根港城、辐射全国,为连云港打造现代海洋产业高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的“蓝色动能”。
展望未来,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党支部将在孙颖颖教授的领导下,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党政协同育人机制,激活更多如侯晓月般的创新因子,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和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