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是中国最早的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为《礼记》中的一篇。《学记》这段话阐述了” 教之所由废”即教学失败的六种原因。分别为:问题发生之后再设法禁止,则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而没有效果(扦格:互相抵触,格格不入) ;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机,即使再勤奋刻苦也难以奏效;教学杂乱无章不能循序渐进,则学生学习会陷入混乱而难见成效;独自冥思苦想而没有学友间的相互切磋,就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亵慢同学,就会违背师教;亵慢师教,就会荒废学业(燕:亵。辟:譬喻,为教学方法)“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过程中交流切磋、相互取益的重要性。成语孤陋寡闻”即源于此。一个人学习,不接触外部世界.好比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只有向他人学习,察纳雅言,才能获得更多知识,弥补自身缺憾。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为《荀子》中的名句,现将原文中的“如学”化用为 为学”。这句话阐述了入任为官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意思是说,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去做官,但为官者必须坚持读书学习。荀子在这段话里提到了三种人:”君子"“学者”和“仕者”。学者是很容易转化为仕者的,但无论学者还是仕者,要达到君子的境界,绝非易事。荀子认为,君子出仕做官,能通过自己的政绩让君王的声誉更好,同时减少治下百姓的愁苦。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还窃据高位,那就形同欺骗:而尸位之徒还享受着丰厚的国家俸禄,则无异于盗窃。因此为官者应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百姓做实事,真正做到不负所学。荀子的这段话强调了学习是为官者的基本功课,不断学习是官员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一种修炼方式,故成为历代为宫者的箴言。
《冬夜读书示子聿》为陆游的一组教子诗, 共八首,本诗是最著名的第三首,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 底。子聿是陆游的小儿子。陆游在诗中勉励儿子做学问要早下功夫,坚持不懈,强调做学问不能满足于书本知识,必须。 要躬行”在 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才能学有所成。诗的前两句, 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刻苦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无遗力” 三字, 概括了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后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诗眼。纸:书本。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意思是说,书本上得来的知识难免肤浅,要透彻地认知事物还必须亲身实践。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诗人冬夜读书生发的这一感想,是其一生为学最精华的体悟。诗人告诉儿子: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读书必须力求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并能在实践中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诗人的这种见解,对后人的学习、求知同样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中庸》第二十章中关于治学的名句。句中的五个”之”字指的都是学习对象一各种知识。意思是,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详细地向别人询问,缜密地进行思考, 明确地分辨是非,踏踏实实地去践行。这段话把做学问分成紧密相连的五个环节,或者说是五个递进的阶段。“博学“强调学习首先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做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审问”是第二个阶段, “审”, 意为详细、周密。即对知识要详细地探询,刨根问底,真正弄懂。之后, 还须通过认真缜密的思考来消化,这就是“慎思”。“明辨” 为第四阶段,对所学知识要加以分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否则,所谓“博学”就会良莠不齐,真伪不分。“笃行 为 最后阶段,“笃” 有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要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中庸》 告诉我们,如果能够这样循序渐进地治学,那么“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