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刘雪艳、李勇、曹素珍等支部党员的研究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4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甘政发〔2024〕50号)。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员张强、刘雪艳、李勇、曹素珍等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生态环境智能感知预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研究成果针对当前生态环境智慧管理和智能决策面临的新问题,基于社会计算跨学科研究方法和人机物三元空间协同融合理论,按照感知识别方法、预测预警模型、数据安全技术、管理决策支持四个方面,对生态环境智能预测预警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在对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相应的计算模型、预测预警系统、加密算法和行业标准、决策报告等应用成果,通过与生态环境研究机构、行业管理部门、IT企业进行合作,将开发的系统在相应的软件产品中进行集成应用和推广。探索形成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数据采集、数据整理、建模分析、预测决策、系统开发、推广应用的研究范式。该研究成果为西北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支撑。
完成人简介:
张强,男,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西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感知与社会计算科研团队负责人。主要关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社会感知、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在环境污染、公共安全、智慧教育、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热点社会问题中的应用研究,以解决社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形成了基于社会大数据驱动的数据采集、数据整理、建模分析、预测分析、智能决策的特色研究范式。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他国家级、省级项目10余项。近年共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其中SCI检索期刊15篇(2区以上10篇)、SSCI检索2篇。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本,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获软件著作权20余项,获专利4项。负责开发的印象生态APP、生态盒子、空气图像识别系统、城市环境质量可视化系统、医护人员防护服监测系统、黄河流域水质量预测、简牍学术资源数据库平台等系统和产品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和决策报告得到地方政府领导批示和采纳应用,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名师。
刘雪艳,女,博士,中共党员,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关注基于属性加密的数据访问控制、可搜索加密技术、大数据隐私保护等领域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甘肃省高等学校产业支撑计划项目1项。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西北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表彰。
李勇,男,博士,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甘肃省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社会计算专委会委员、副秘书长,甘肃省司法厅电子数据类司法鉴定专家库成员。曾获奖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甘肃省青年五四奖章等。在《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cientific Reports》《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合著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已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等5项,企业委托研发项目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多项。
曹素珍,女,中共党员,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隐私计算、信息安全等,中国密码学会会员。先后承担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概论、数据库应用技术、数据库系统实现、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物联网信息安全、软件安全、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等课程教学。近年来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王圣伟,男,博士,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科学数据方法研究、信息物理融合、空间信息建模、生态智能计算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主持甘肃省高校产业支撑项目1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项。近年来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