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赋能科技传承 小大外学子共筑青蓝桥
近日,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党支部以“语说千年智慧 桥载梦溪力学”为主题,与镇江市实验小学联合举办“大手拉小手 共筑青蓝科技桥”专题活动。通过深挖镇江本土科技名人茅以升、沈括的跨时代价值,构建“党建+科技传承+国际传播”三维育人模式,为200余名中外师生呈现了一堂行走的思政实践课。镇江市实验小学蒋礼明校长在致辞中表示:“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城市科技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党建赋能:赓续名城科技文化内核:
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英语系党支部充分发挥江苏省“强国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效能,精选茅以升、沈括两位“镇江科技名片”,构建“科学家精神国际传播”特色思政课堂。支部师生团队梳理史料,将茅以升“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与沈括“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转化为双语叙事体系,通过“名人故事+科技实践”的创新模式,让城市科技遗产“活”起来。
活动现场,大学生向小学生和留学生生动演绎两位科学巨匠的人生华章:从茅以升主持设计钱塘江大桥时“不复原桥不丈夫”的铮铮誓言,到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的虹桥营造技艺,百年科技传承脉络清晰可触。

知行合一:青蓝共筑名人智慧之桥
在支部党员指导下,中外学生混编小组以《梦溪笔谈》的科技成果为灵感开展纸桥实验。各小组以纸棒为基,复原《梦溪笔谈》记载的汴水虹桥无钉咬合结构;润扬大桥的斜拉索结构等各式桥梁。在活动中,中外大小学生通过对话传递科技,通过实践将智慧具象化。经过激烈角逐,三角支撑长纸桥以12斤重量斩获最佳科技奖,其作品完美阐释了《梦溪笔谈》中的力学原理;纸质虹桥以拱形美赢得最佳创意奖。

“这座座纸桥既是力学模型,更是文化对话的载体。”英语系党支部书记韩菁菁表示,活动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实践,通过挖掘镇江科技名人的世界性价值,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传播中树立文化自信。以党建‘红’引领科技‘蓝’,让城市名人的精神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田。”现场外籍学生William赞叹道:“当沈括的智慧通过实验重现,我看到了中国传统科技的现代生命力。”
近年来,英语系党支部以学科为基服务社会,近期持续深化“名人叙事+”品牌建设,做镇江名人精神的“转译者”。让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让历史底蕴与时代强音共鸣交响。以名人叙事为纽带,串联起中外学子的文化认知,点亮大中小学子的成长航程,让镇江故事在世界舞台上绽放独特光彩,奏响新时代的文化强音。

江苏科技报报道:让城市科技遗产“活”起来,“大手拉小手共筑青蓝科技桥”专题活动举办

江苏科技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