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学生一支部成员参加第六十讲“百川讲堂”

2021-06-08 22:42:23

12月28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杨莉萍教授应邀在我院106报告厅参加我院“百川讲堂”第六十讲,为我院师生作了主题为“质性研究方法及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党委书记贾林祥教授主持,我院部分教师及学生参加。

杨老师从“心理学传统研究方法的批评及方法论变革”、“心理学中的质性研究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心理学如何开展质性研究”、“量化与质性研究混合设计”四个方面为大家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首先,杨老师分别列举了耶鲁大学约翰·巴奇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和爱德·乌尔的脑神经科学实验,指出超六成的经典心理学实验无法重复,进而对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量化研究进行了批判。杨老师总结了研究方法与对象的关系错位——不匹配是心理学学科尴尬的原因,因此我们要从经验实证主义慢慢转向社会建构论,所以现在正是关注质性研究的好时候。杨老师进一步指出,质性方法反映了人文社科对“成熟型的实证科学”的追求。接下来,杨老师就“心理学如何开展质性研究”从质性研究的定义、选题、循环设计、准备、收集资料的方式、分析资料的方式、效度检验和伦理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阐述。其中,关于质性研究的分析资料的方式,杨老师向大家逐步讲解了扎根理论分析的编码方式和模型建构。最后,杨老师结合自己学生的论文案例,向大家展示了混合设计的两种类型——平行式混合设计和顺序(递进)式混合设计。互动环节,杨老师对我院师生提出的问题都做出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杨莉萍,心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认证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后现代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理论研究著有《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及系列论文成果;方法层面致力于质性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运用及混合研究设计;实践层面关注社区冲突调解、老年心理健康、后现代心理治疗等。其他主要成果包括著作《社会心理学经典研究》《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及译著《关系性存在:超越自我与共同体》《社区心理学原理:理论与实践》等。

9e64ae9e-8299-42cc-ba40-c341c7972cd8.jpg

8c588f03-448f-46c9-b19c-9b0db9971bc1.jpg

文案:教育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

图片:教育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

排版:范敬越

指导老师:马雪梅


责任编辑:范敬越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教育学院学生一支部成员参加第六十讲“百川讲堂”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