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与检验学院、对外合作交流部与江苏省援外医疗队举办“杏林春暖护桑榆、艾香传情映仁心”中医药文化活动
艾草清香萦绕,银针轻捻祛疾。近日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大黄村党群服务中心内热闹非凡,一场由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药学与检验学院、对外合作交流部与江苏省援外医疗队联合发起的“杏林春暖护桑榆、艾香传情映仁心”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让百余名社区老人体验到“家门口的中医药养生课堂”。
健康义诊:多维度服务惠民生
义诊区内,6张诊疗桌前围满老人,援外医疗队的专家们一边翻看体检数据,一边演示保健技巧。“您的血糖控制得不错,但要注意少喝浓汤。”援外医疗队张医生用普通话向75岁的王奶奶耐心地解释着体检报告。
隔壁的中医理疗区更是“一位难求”。推拿师轻按三阴交穴缓解关节疼痛,中药专业的学生志愿者手把手地教老人用血压计。“这些娃娃教我用手机记录血压,还叮嘱我‘盐勺换小号’。”刚测完血压的张大爷笑着跟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反馈。
文化工坊:小小艾草锤敲出“养生热”
“艾草锤要顺时针捶打足三里,这是长寿穴!”学生志愿者握着艾草锤示范,身边的李奶奶学得十分认真。手工体验区里,混着药香的欢笑声此起彼伏——老人们分组制作艾草锤和药枕,棉布包裹的艾绒、菊花、决明子在指尖翻飞,变成精巧的工艺品。
援外医疗队的专家举起刚完工的药枕说:“这里面艾叶驱蚊、决明子明目,今晚枕着它睡觉就是‘睡眠处方’!”引得在场老人纷纷开怀。
智慧讲堂:养生知识变身“抢答题”
“快!口诀记好了:脸歪、手垂、口齿不清,马上打120!”健康讲堂上,援外医疗队队长用情景剧形式演示脑卒中识别技巧。当大屏幕弹出“糖尿病早期十大信号”时,台下老人也纷纷参与互动,78岁的周爷爷因准确答出“皮肤瘙痒、多尿”获得艾草香包奖品。
健康传承:国际经验融合本土实践
中国(江苏)援外医疗队白昕予医生分享了日本“介护预防”体系与北欧健康管理经验,她说:“我们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与国际模式结合,后续将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推广家庭医生团队服务。” 药学与检验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威表示,此次活动是校社共建的起点,未来将拓展至更多社区,构建常态化服务机制。
“把课本里的艾草知识教给爷爷奶奶,特别有成就感!”中药学专业学生陈欣羽在指导手作时感慨。活动中,10名学生志愿者全程协助长者,将专业学习转化为服务实践。大黄村村委副书记陈晶表示:“这种‘送医上门+文化传承’的模式,真正提升了村民健康获得感。”
本次活动共服务村民126人次,制作发放中医药手工艺品150余件。学院计划每季度开展类似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建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