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吾尔·芒力克同志先进事迹
2014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说:“记得2009年到巴州,有个村党支部书记叫沙吾尔·芒力克。他说了一句话印象很深:‘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
总书记提到的沙吾尔·芒力克,在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个年头,他热爱党务工作,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团结带领全村各族群众将达西村这个昔日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贫困村,变成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有多亲
1982年冬天,达西村党支部改选,沙吾尔·芒力克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如何把支部建强,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是他上任后的首要难题。他认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带头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带头用乡土语言传播党的声音,带头用鲜活的事例教育党员群众,带头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带头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当地党群关系像天山雪松、戈壁红柳深深地扎根在各族群众心里。
当时的达西村,没有一条林带,没有一块条田,自然灾害不断。他带上2名村干部外出学习植树造林经验。回村后,带头捐款购买树苗,带领党员群众苦干30天,按农田林网化标准建设了10条林带。
有了林带,他又发挥党员带动作用,带领村民进行农田改造,经过全村党员群众的艰苦奋战,达西村万亩农田实现了林网化,被自治区评为“农田林网化合格村”。
由于塔河水位持续下降,村里的棉花浇水成了老大难问题,沙吾尔·芒力克自掏腰包打了两口灌溉机电井,组织党员科学管理,解决了75户村民600多亩地的用水难题。
村民李淑云说:“是沙吾尔书记带着党员干部给我们打了井、浇了水、增了产、赚了钱,有他这么处处为我们着想的好书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听他们的话呢?”
沙吾尔·芒力克经常对村党支部“一班人”说:“我们都是党的干部,就必须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有多亲。”他用自己一生的追求让村民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支部书记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民族团结像空气一样,一分钟都不能少
作为支部书记,他对“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民族团结像空气一样,一分钟都不能少,每个人都是民族团结的种子,只要用心播种,精心培育,肯定会有大丰收。”他将这种民族团结的思想作为达西村发展的基石,作为达西村党员行为举止的标准,采取“书记带支委、支委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方式,在全村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领全村党员争做政治坚强、维护稳定、民族团结、敬业奉献、清正廉洁的模范,形成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40多年前,村民李培刚来新疆打工,当时什么也没有,在沙吾尔·芒力克的帮助下,李培刚不仅盖了新房子、拥有了耕地,还成了第一个来达西村落户的汉族村民。时至今日,想起当年的事儿李培刚仍然记忆犹新,他说:“沙吾尔书记像哥哥一样帮助了我,木头没有,给我把木头拉来了,钱没有、钱不够,他给我贷款,利息又不要,他像我的亲哥哥一样,我非常感激他!”
在沙吾尔·芒力克的倡导下,村党支部大力开展语言互学、节日互访、生产互助、困难互帮、婚事互贺、丧事互办;召开会议、科技培训、宗教活动、走访群众、生产生活、文化活动必讲民族团结的“六互六必讲”活动,连续23年组织实施民汉结对活动,评选民汉结对之星,将民族团结模范发展为中共党员,通过多年的努力,民族团结在现在的达西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扎根在每个村民的心里,大家在互帮互助中学会了感恩,在共同发展中格外珍惜结下的情谊,在民族团结中增强“五个认同”意识。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
村里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党员。依靠科技率先致富的沙吾尔·芒力克对村干部说:“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如果村里还有贫困户,我们这些党员带富能力就不达标。”
达西村下一步怎么发展,让口袋里继续鼓囊囊下去,成为沙吾尔·芒力克日思夜想的问题。他深深感到:“当年达西村为啥穷?从根本上说就是村民没文化,不懂得科学种田!”
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脑袋。一方面,他在有钱为老百姓办事上做文章,通过走土地经营、特色旅游、服务创收、电商营销、资产经营、城市带动、资本运作、开发整理8条路子,壮大村集体经济,2015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360万元。
村集体富了,为了让达西村的农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待遇,村党支部先后制定了“邻里和睦共处奖励金”“双语入学奖励金”等18项惠民政策,共发放各项惠民补助218万元。另一方面,他组织开展村干部结对帮扶党员、党员帮带群众活动,倡导把每月20日定为“义务爱心帮扶日”;连续23年实施党员互助发展工程;建立党员干部包联、村民互助“合同制”,村党支部、承包人和被承包人三方签订合同,责任到人、奖惩到人,使一批党员变成了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将党员干部群众的心紧紧拴在一起,让全村各族党员群众共同走上富裕之路。2015年,达西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000元,位居全疆前列。
光口袋里有钱不行,还要当精神上的“巴依”
沙吾尔·芒力克有一句口头禅:“光口袋里有钱不行,还要当精神上的‘巴依’。” (巴依:维吾尔语意为“富有的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全员脱贫致富后,他以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进一步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村里先后投入94.5万元建起了文化室、图书室、广播室,购置了电教设备和文娱体育器材;每年拿出3万多元免费为村民征订党报党刊、科技图书,为党员思想政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毕竟达西村80%是少数民族,做不好民族宗教工作,精神上“亮堂堂”也就无从谈起。在他的建议下,采取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长辈带晚辈、老户带新户、宗教人士带信教群众的方式,教育村民不忘历史、感谢党恩;成立村宣讲队、文艺小分队和广场舞队三支队伍,坚持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不断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他率先把图书室办进清真寺,信教群众在做礼拜前后,组织支委委员宣讲政策,通过阅读书籍、画册、报纸等,了解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科技文化知识、宗教知识以及非法宗教活动危害等,教育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树立正信。
2014年,他带领支委委员,依靠群众智慧,梳理形成社会稳定长治久安“36条黄金法则”,蕴涵着“爱国、勤劳、团结、进取、感恩”的达西精神,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达西人的行为准则。如今的达西村,乡风文明、团结和谐,远近皆知。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沙吾尔·芒力克和达西村全体村民回信,希望村党支部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祝愿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沙吾尔·芒力克激动地说:“只要尉犁的胡杨还在,我就会努力干好每一天,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决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这就是一个支部书记的铮铮誓言。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