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献给玉米育种事业
——记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万廷文
万廷文工作30年来一直在农业科研、推广一线,把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他热爱的事业。他主持和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武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各1项。他几十年如一日,舍弃了无数个节假日乃至春节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坚持南繁北育、把身影牢牢地留在了祖国东、西、南、北、中的大地上,把论文写在了广袤的田野中,育成了通过国家审定的玉米品种1个,甘肃省审定的玉米品种11个,河南省审定的玉米品种3个、四川省审定的玉米品种1个,吉林省审定的玉米品种1个,陕西省审定的玉米品种1个,这些成果对甘肃省和全国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全国的玉米种子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育成的“凉单1号”玉米杂交种在武威市种植持续16年之久,累计推广面积535万亩左右,增产玉米4.28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3.42亿元。
20世纪90年代,他主持完成的甘肃省科技厅立项“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交种选育研究”课题,在实施期间,利用海南热带条件,在国内首次进行了一年选育四代玉米自交系的研究获得成功,取得了南北两年完成从自交系选育的零代开始到一般配合力测定和自交选育稳定的新成果,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加快了育成新品种的速度。这项成果不仅指导了他自己的育种实践,也启发了国内同行。
他主持育成的甘肃省审定的“武科1号”玉米杂交种,2006—2010年5年间在全省累计推广面积121.1万亩,共增产玉米5328.4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8525.44万元。2011年9月通过省科技厅组织鉴定,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他主持育成的玉米杂交种“武科2号”,2004年通过甘肃省审定、2007年通过陕西省认定。2008年10月农业部专家组对武威市凉州区玉米创高产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1.2万亩平均亩产970.52公斤,创造了全国玉米大面积高产新纪录,其中“武科2号”最高亩产达到1167公斤,居所有创高产品种之首,该品种在我国西北、东华北、黄淮海等玉米主产区种植均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性好等优点,得到了广大农民和种子商的青睐,2005—2010年在我国西北、东华北、黄淮海地区累计种植面积4717万亩,总增产玉米12.64亿公斤,总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8.84亿元,该品种2011年9月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鉴定,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他主持育成的玉米杂交种“科源玉6号”2005年通过四川省审定,该品种是甘肃省育成的第一个在全国玉米主产区省份审定的玉米品种,2005年原武威市农科所将其品种权以68万元价格转让给四川省科源种业有限公司,这也是甘肃省育成的第一个向外省进行科研成果转让的玉米品种。
他主持育成的玉米新杂交种“吉祥1号”通过河南省和甘肃省审定,2011年1月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该品种在我国西北、东华北、黄淮海以及四川省夏播区试种,表现出很强的抗逆性、耐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备受广大种植农户和种子商欢迎,同行专家和种子商评价该品种是继“郑单958”后的一个全国性大品种,近年来在我国西北、东华北、黄淮海地区每年种植面积3000万亩,年增产玉米7.2亿公斤,年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0.8亿元。2011年底武威市农科院将其拥有的该品种生产经营权以2680万元转让给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国内育成的生产经营权转让价格最高的农作物新品种。
他主持育成的玉米新杂交种“甘鑫128”,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通过甘肃省和国家审定,该品种是甘肃省自育的到目前为止唯一通过国家审定的玉米品种。
他主持完成的“大豆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项目,引进筛选出适宜本市种植的大豆新品种6个,累计推广面积48.4万亩,新增产值2874.61万元。
此外,他还主持育成了在河南省和甘肃省审定的“平玉8号”,河南省审定的“豫丰96-68”,吉林省审定的“吉平8号”,甘肃审定的“甘鑫2818”、“凉单3号”、“凉单4号”、“武科3号”“武科4号”8个玉米新品种。
他在国家级、省部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两篇被国外刊物摘录,还有一些论文被大学教科书或同行发表论文作为参考文献采用。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业内的普遍认可,同时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赞誉。2006年被国家南繁工作领导小组和农业部授予“全国南繁育种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1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荣誉称号,并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等国务院领导的接见。此外,他还先后荣获甘肃省、武威市授予的多项荣誉称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