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安全靠“片警”
——记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副所长汪勇
社区民警,俗话称“片警”。片警虽小,责任不小。汪勇在“片警”这个小岗位上,把一个治安混乱的社区,变成了一个防范严密、邻里和睦的“零发案”社区。
担当责任、依靠群众,守好社区安全的铁栅栏
汪勇接管的咸东社区,方圆0.52平方公里,地处新城区城乡接合部,有居民小组12个,居民2418户,实有人口16810人,是一个以企事业单位为主的综合社区,下岗人员和流动人口很多,发案率较高。
为此,汪勇给自己确定了“万千百”的计划:“走万里路、进千家户、解百家难”。他每天5点起床,和辖区一早开门的商户、摊贩主动拉话,了解社区情况;白天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掌握社情民意;晚上组织群众开展夜巡,加强治安防范。他先后到12个驻地单位和12个居民大院上门走访,一年之内走烂了8双鞋。通过走访,逐步建立起详细规范的小区院落登记、辖区单位统计、出租户登记、治安力量和门卫登记等14类台账,详细掌握了社区管理的第一手资料。
针对咸东社区安全隐患多、案件多发、防范滞后的特点,汪勇主动向社区领导报告,利用社区党建联席会的平台,成立了由26名驻地单位领导、保卫干部和家委会主任组成的治安防范联席会,每月通报分析社区治安形势,研究部署防范工作。建立了29个社区治安值班室,组建了有173名社区党员和离退休人员参加的治安巡逻队,65名小区保安组成的专职安防队,150人参与的治安信息队伍,实现了有异情马上汇报、迅速处理。
咸东社区院落经济条件差,安全防范设施几乎没有。汪勇跑企业、找物业,先后协调在4个小区安装了监控设备,加高了3个小区的围墙,安装了3盏探照灯,拉设了300多米防盗铁丝网。同时,他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板、墙报、版面画以及标语等形式,每周通报一次警情、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宣传、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教育、每半年进行一次治安形势分析,夯实群众防范意识,加强自防建设。
在他的持续努力下,咸东社区连续5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治安案件,可防性案件发案数从2009年的76起,下降到2012年的9起、2013年的3起、2014年的2起,现在发案下降率达到了96%,47号院、咸宁湾小区等5个小区实现了“零发案”,成为韩森寨地区发案率最低的社区之一。咸东社区也先后被国家和省、市授予“全国基层优秀党组织”“文明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社区”等80多项荣誉。
奉献爱心,帮扶解难,深化警民鱼水情
为了不给社会埋下“定时炸弹”,汪勇坚持对“两劳”释放人员实行“思想上拉一把、生活上帮一把、工作上扶一把”的方法,建立了由24名党员组成的帮教队伍。经过努力,社区12名“两劳”释放和吸毒人员都有了明显转变。
杜某2009年释放后,汪勇带着他三次到其妻娘家做工作,使其破镜重圆,并协调给孩子报上了户口,帮其向社区申报了低保,同时,出面担保为其找了一份驾校教练的工作。韩某曾长期吸毒,被汪勇依法送进了戒毒所。戒毒期间,汪勇主动了解其改造情况,每周还上门走访一次。韩某出了戒毒所,第一时间来找汪勇表示要痛改前非,在汪勇的帮教下,韩某在一家电信维护公司开车,现在已经自食其力。
汪勇在工作之余,还常常看望独居、孤寡、空巢老人,逢年过节就给老人送粽子、包饺子、贴春联。社区马大爷患有脑梗和双膝骨关节病,无人照顾。他经常前去看望,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码贴在老人的床头。他特意借了一台轮椅推老人出门晒太阳。晚上回到家,他又打好热水泡好药,亲自给马大爷烫脚、敷腿,马大爷感动得老泪纵横。
几年来一有空汪勇就下社区,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为了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地建立水乳交融的警民关系,汪勇始终坚持“六必到”工作法:居民入住迁移必到、有疑难户政业务必到、产生矛盾纠纷必到、群众遇到困难必到、发生案件必到、重点人员见面必到,真正取得了群众的广泛信任和支持。这种做法在全市得到了推广。
在年底的社区迎新春警民联谊会上,大家为他写了一幅大大的“家”字,他也把自己改编的《父老乡亲》歌曲唱给了大家听,与社区群众建立起了情如鱼水的警民关系。
甘守清贫,坦荡无私,书写廉洁奉公无限忠诚
汪勇祖孙三代长期住在35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母亲当了8年的保洁员,妻子至今还在打零工,他先后有三次买房的机会,因为种种原因没买成。尽管有许多难处,汪勇却从来不说,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朴素本色,保持着农家子弟的朴实本色。
汪勇虽然清贫,却始终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社区的警务工作当中,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进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先后到广西、贵州、湖南、西藏、江苏等地宣讲。陕西省公安厅还开展了争创“汪勇式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在全省推动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向更深层次迈进。
是党和人民培养教育了我,给我信念的力量和前进的动力。我将继续戒骄戒躁、勤奋工作,为党分忧、为民解愁。
——汪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