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科学系教师党支部教育惠民实践成果典型案例
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数理科学系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集中力量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专升本通过率,积极落实开门教育各项部署,创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一、创新举措
(一)分层教学,精准施策
面对专升本考试的挑战,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对学生进行细致分层,依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与兴趣,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实施一对一精准辅导。基础层学生通过“数学基础强化计划”夯实基础;提高层学生参与“建模能力提升工程”,每年举办12次专题工作坊;精英层学生则在“竞赛孵化平台”接受党员教师团队的指导。
(二)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党支部书记领导党员教师整合数学建模学习资源,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平台。线上平台提供丰富教学视频、案例分析、模拟练习及互动交流,线下定期举办讲座、研讨会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学习支持。
(三)竞赛带动,朋辈互助
党支部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数学建模竞赛,并组织党员教师进行赛前培训。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相互交流,共同进步。选拔优秀学生担任“朋辈导师”,实施“1+1”帮扶,为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学习经验分享和方法指导。此外,定期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持续提升学习效果。
二、实践成效
(一)数学建模成绩显著提升
分层教学与精准辅导显著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生荣获国家二等奖1项、山西省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7项;在山西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生荣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9项。
(二)专升本成绩大幅提高
在党支部的努力下,学生的专升本成绩显著提升。高等数学平均分提高了5.2分,录取率达72.17%。许多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党员教师的帮助下,成功实现专升本,进入理想高校深造。
(三)学生学习动力和信心增强
“朋辈互助”机制和学习经验交流会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数学建模社团成员增长125%,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朋辈导师的帮助下,学习方法得到改进,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对专升本考试的信心明显增强。调查显示,超过83%的学生表示在朋辈互助过程中,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对数学建模学习的兴趣也有所提升。
(四)教师专业发展加速
党支部组织教师参与校际合作和教学资源整合等活动,接触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党员教师在交流合作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巩固机制
(一)持续优化分层教学
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定期对分层教学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二)动态更新学习平台资源
党员教师们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结合数学建模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对线上线下学习平台的资源进行更新和优化,确保学习平台的资源始终保持先进性和实用性。
(三)完善朋辈互助体系
党支部不断完善“朋辈互助”体系,建立健全朋辈导师选拔、培训和评价机制。定期对朋辈导师进行培训,提高其指导能力和水平。同时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朋辈互助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互助氛围。
(四)倾力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党支部始终坚持将教师的专业成长放在首位,不懈拓展教师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积极倡导教师投身于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中,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精心记录每位教师的成长路径。
数理科学系教师党支部以系统化设计、精准化实施、持续化改进为原则,打造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竞赛与升学相融合”的四位一体育人新体系。展望未来,教师党支部将不断深化教育惠民实践,为培育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