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全国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走进烟台—两位地理学界翘楚在烟

2021-08-09 15:59:01 季文豪 王静瑶

7月29日,山东烟台市的烟台山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他们是来自第十二届全国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的39所高校162名师生。今天担任讲解的不是什么旅游公司的美女或帅哥导游,而是头发已经斑白的全国地理学界的资深专家:一个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郑祥民教授,一个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鲁东大学校长王庆教授。

在鲁东大学举办完简短的启动仪式后,全国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的“地理人”,走进了他们联合野外实习的第一站——烟台山,从而开启了他们在山东烟台、济南、泰安、曲阜等8个地市历时两周的实习之旅。

王校长.JPG

“同学们,‘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可是烽火台大家不一定见过,大家现在所站的位置就是烽火台,历史上这里曾经狼烟四起!”站在烟台山烽火台上,王庆教授风趣幽默的讲解激发了“地理人”探秘烟台山的兴趣,“烟台山的烽火台始建于明朝,当时人们把烽火台称为狼烟台,然后把设狼烟台的山称为烟台山,烟台山也由此得名。”随后,王庆教授给大家具体讲述了烟台城市历史起源、近代城市发展建设历史。面对隔海相望的“芝罘岛”,王庆教授又饶有兴趣地给大家讲起它的由来及其形成的自然地理原因……

郑教授.JPG

在烽火台东侧大约一百米开外的的惹浪亭,郑祥民教授在给另一组实习“地理人”介绍完烟台山开埠文化。然而,他的一席话让在场的“地理人”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地理人’一定要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世界,要深刻理解地理学的精髓与灵魂,不论是烟台山的开埠还是黄河的治理,本质都是地理学的问题,‘地理人’要树立家国情怀,用地理学知识去履行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站在烽火台上,俯瞰烟台山上至今仍然修缮保留的领事馆、洋行、邮局、教堂等这些近代历史建筑和文物遗址,实习学生新疆师范大学钟晴语气稍有些沉重地说:“走进烟台山,让我们看到了烟台历经屈辱开埠和胶东革命风雨历程的见证,寻找到了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史和中国近代建筑史珍贵的实物资料;回望烟台山,让我们‘地理人’有了奋发图强的动力。”

责任编辑:杨春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7月29日,山东烟台市的烟台山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他们是来自第十二届全国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的39所高校162名师生。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