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融合之旅 赋能乡村实践

2022-07-27 09:55:18 梁国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7月13日菌根兴农实践团队成员们先后参观学习了东营植物园、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盐碱地农业科研基地等五个产学研融合基地。

微信图片_20220718095606.jpg

我们第一站在东营植物园参观学习,认识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盐碱植物,了解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盐碱区的特点,这些都是在学校课堂上没有接触到的内容,尤其是东营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王科长、习科长两位老先生给我们进行了东营盐碱荒地改良主要历程的讲解,使我们受益匪浅,开阔了视野、增长的知识。

——刘艺山

微信图片_20220718095700.png

实践团队梁国辉同学与王科长、习科长二位合影


作为一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在盐碱地农业科研基地展厅中,我着重关注了和我专业相关的内容,如数字农业技术集成与应用。该系统针对盐碱地特点,对土壤、地形、作物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为农业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


——滕建新

微信图片_20220718095758.png

数字农业技术集成与应用刊报


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黄河三角洲研究中心的考察学习才刚进行两天,我却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学习之路任重道远,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科技兴农的重要性。在剩余的大学三年时间里,我要更加刻苦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脚踏实地做好学术研究,争取为土地整治及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倪铭垒

微信图片_20220718095847.png

实践团队倪铭垒同学在中科院(东营)地理所合影留念


在我的印象中,大河下游为泥沙冲积平原土壤肥沃。但今天参观中科院(东营)地理所以后,让我意识到,滨海地区土壤盐碱化是一个重要问题,对滨海地区盐碱化有了深刻认识,在接下来的几天学习中,会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争取在未来为治理盐碱化贡献力

——冯博锐

微信图片_20220718095920.png

▲古典地图长卷——《黄河古地图》

在通威(东营)渔光互补生态产业园区与通威集团总裁郭异忠先生、中科院海洋所博士生导师杨红生研究员一行共同参观盐碱地创新示范区——渔光互补生态园区,现场与郭总和教授面对面交流深彻交流,郭总表示:热烈欢迎鲁大学子的到来,希望队员们把握机会、认真学习、积累经验,为国家盐碱地治理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杨可欣

微信图片_20220718100005.png

实践团队与郭异忠总裁、杨红生研究员合影








责任编辑:郭晓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