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院“探石窟文脉循红色薪火,铸陇院精神践师者担当”主题活动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土木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工会号召,立足学院专业特色与教师文化需求,以“探石窟文脉循红色薪火,铸陇院精神践师者担当”为主题,精心策划并组织了北石窟寺与北石窟驿参观活动。本次活动将历史研学、文化传承与自然观光深度融合,带领教师团队实地感悟陇东大地的文化底蕴与时代发展成就。
一、周密筹备,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学院工会提前制定详细活动方案,明确以北石窟寺的石窟艺术研究与北石窟驿的丝路文化体验为核心内容,科学规划参观路线。5月29日,学院利用周例会时间向全体教师通报活动计划,党总支书记刘崇辉同志与副院长徐亚莉同志亲自部署安全教育工作,强调活动对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要求全体教师严格遵守安全纪律,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二、实地探访,感悟文化传承力量
5月29日下午两点,全体教师在清源楼前整装集合。在确认健康状况后,教师们乘坐学院专车前往北石窟寺与北石窟驿景区。
在徐亚莉同志的带领下,教师们深入北石窟寺,系统考察了北魏至明清各时期开凿的296个窟龛。通过专业讲解员的细致解读,教师们重点观摩了165窟“七佛同窟”的北魏造像与32窟唐代圆雕造像,结合窟内150余方历代题记,深刻理解丝路佛教艺术在陇东地区的传播与演变。数字化导览设备的应用,更使教师们直观感受到石窟艺术跨越千年的生命力。
参观完北石窟寺后,教师们来到北石窟驿景区。这里复原的秦汉风格建筑与陇东民居相映成趣,300米丝路风情浮雕墙生动再现了张骞出使、胡商互市的历史场景。在紫气楼、八卦地坑院等特色建筑群中,教师们不仅体验了剪纸、香包制作等非遗技艺,更通过情景式教学,深入理解古驿站在丝路贸易中的枢纽作用。
三、文化浸润,强化使命担当意识
本次活动通过“一寺一驿”的深度联动,实现了三大教育目标:
1. 文化传承教育:教师们系统认知北石窟寺作为“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百科全书”的价值,深刻领会陇东地区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枢纽地位。
2. 实践育人启示:非遗体验环节使教师们直观感受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路径,为专业教学注入文化育人新思路。
3. 时代责任感悟:通过考察景区带动周边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教师们切身感受到文化旅游对脱贫攻坚与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强化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意识。
四、凝心聚力,共筑教育报国之志
学院工会以严谨细致的组织工作保障活动顺利开展。返程途中,教师们展开热烈研讨,一致认为此次活动既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大家纷纷表示,要将石窟艺术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丝路文化中体现的开放包容理念融入教书育人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培养新时代土木工程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北石窟文化探访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构建了“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特色师德建设模式,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