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横空出世扬帆起

2021-06-06 22:46:27 保山日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取得的历史性跨越令世人瞩目。站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温故知新,以史为鉴,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也是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之一。

一、建党,横空出世扬帆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益高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从此,五四运动成为探索中国道路的伟大开端。 

我们先来看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1920年的一个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桌前,有一个人在奋笔疾书。

母亲在屋外喊:“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儿子应声答道:“吃了吃了,甜极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

他叫陈望道,他翻译的册子叫《共产党宣言》,他是宣言第一个中译本的翻译者。

墨汁为什么那样甜?原来,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这就是“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南陈北李”。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曾因散发马克思主义传单被密探逮捕,还遭遇了98天的铁窗生涯。这次牢狱之灾,让他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唯有联合无产阶级,才能求得国家的独立与经济发展。于是,他逐渐抛弃对“民主”与“科学”的迷恋,转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将此视为毕生的目标。陈独秀出狱后,李大钊不仅专门写了《欢迎独秀出狱》,直呼“你今天出狱,我们很欢喜”,还亲自护送他离开北京,前往天津。1920年春节前夕,李大钊戴着金丝边的眼镜,穿着皮袍,拿着装有账本的手提包,俨然像收债的账房先生。而陈独秀则戴着一顶毡帽,穿着一件棉背心,看上去像个土财主。两个人坐着骡车,向天津驶去。从北京到天津,约有150千米的路程,坐骡车大约需要两天的时间。在此之前,他们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如此面对面地促膝长谈过。虽然,他们具体说了什么,讨论了什么,达成了什么,没有人记下来,但从天津之行后两人相继建立了早期党组织中可以看出来,两人正是在这次毫无外界干扰的交流中达成了建党的约定。这段骡车上的佳话后来被史学家称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这段佳话后,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地点是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这里是曾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李书诚的私宅,开会时是李书诚弟弟李汉俊的住所。各地党代表参会的有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以及受陈独秀派遣的包惠僧,他们代表着全国58名共产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柯尔斯基列席会议。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一大在上海召开、嘉兴南湖闭幕,因此,我们说党的成立是“上海制造、南湖起航”。 

二、革命,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和钱的问题。人的问题上,成立之初有58名共产党员,鉴于当时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决定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到二大时有195人,三大时432人。钱的问题上,建党之初没有钱的问题十分严重,陈独秀革命前在商务印书馆做名誉编辑,每月300元。埋头革命后,没有时间撰写和编辑文稿,收入没有了。1921年10月4日下午,陈独秀与包惠僧、柯庆施等人在家聚会,当场被法租界巡捕逮捕。其他人想救人却没有钱,这时多亏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用重金聘请了法国律师帮他辩护并缴纳了100元的罚款,才救出了陈独秀。没有人、没有钱只能依靠外力,一是依靠共产国际,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二大决定参加共产国际,成为它的一个支部。二是与外党寻求合作。在中共三大上,我们党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从此开始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从1923年起到1927年初,国共两党成功合作并完成了北伐战争的重大胜利。但是阶级利益的根本冲突没有改变,最终换来了严重的背叛。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规模地抓捕、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李大钊被捕后,敌人对他进行了多次审讯。为了逼迫李大钊招供,敌人对他施用了多种酷刑,电椅、老虎凳、用竹签插手指……最后竟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李大钊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为了保护同时被捕的其他同志,李大钊还用血迹斑斑的双手写下《狱中自述》,表示自己“负其全责”,要敌人“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李大钊在《自述》中自豪地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1927年4月28日上午11时,他被奉系军阀控制的北洋政府警察厅处死。 

朱德当年并不算是风云人物,南昌起义时,他不在领导班子。当时的前敌委员会书记是周恩来,总指挥是贺龙,前敌指挥是叶挺,参谋团是刘伯承、聂荣臻。他也没有队伍,起义主力是叶挺11军8个团,贺龙20军6个团。朱德基本上是光杆司令,一开始只是负责南昌市“公安局”的500人,这些人岁数都比较大,后来起义部队南下,这500人也几乎跑光了。后来,起义部队南下时,朱德又负责带领4000人断后掩护主力部队,激战三天三夜,损失过半。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朱德站了出来,力挽狂澜,稳住局面,提出“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后来,他带着2000人继续上路,一路上没有被装没有枪支弹药,就这样一边走一边跑,越走人越少,眼看只剩下800人了。这种情况下,朱德一边走一边做大家的思想工作。

1929年底,我们党情报战线著名的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打入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担任调查科主任徐恩曾的机要秘书。1931年4月25日晚,像往常一样值班的钱壮飞收到一封发自武汉、标有“绝密”字样的电报,并标明“徐恩曾亲译”。刚开始时,他也没有在意,因为徐恩曾正在上海度假,就随手把电报放在一边。接下来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机要员却一连送来了4封来自武汉的绝密电报,并全部标注“徐恩曾亲译”。这就让长期潜伏的钱起了疑心,于是他赶紧逐一破译,才知道顾顺章叛变这个消息。电报说顾顺章大约会在4月27日被押运回南京,也就是说28日国民党就有可能再次掀起白色屠杀,更可怕的是党中央对这一切都一无所知。形势十分紧急,容不得半点耽搁,他赶紧派人连夜前往上海通知党中央。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钱壮飞的情报为避免党中央机关被一网打尽起到了重大作用。 

抗日战争中,杨靖宇被“讨伐队”包围了,交战20分钟,杨靖宇的左腕中弹。但是,他继续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地向他开火。杨靖宇被射中胸膛,壮烈殉国,时年35岁。杨靖宇的遗体运下山,经叛徒张秀峰辨认,证明确实是杨靖宇,日军根据追踪时间进行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至少在五天以上。敌人剖开他的遗体,不由得惊呆了。他们发现杨靖宇的胃饿得变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连一粒粮食也没有!在场的敌人被他威武不屈的精神折服了。

解放战争三大决战中,辽沈战役共发动民工183万人,担架13.7万副,大车12.9万余辆,抢修公路2185千米,架设桥梁383座,筹集粮食5500万千克。淮海战役中,支前民工(含随军民工、二线转运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543万人,提供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1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8539只,汽车257辆,向前线运送弹药730万千克,筹运粮食4.8亿千克,向后方转运伤员11万余名。像这样人民给予巨大支持的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是没有过的。当年西北野战军攻打河南郏县时,由于当地土地贫瘠,粮食十分紧缺,再加上西北野战军3万多人的粮食补给,无异于雪上加霜。但是,在这样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郏县人民还是义无反顾地支援前线。他们首先把自己的口粮以及能够找到的粮食都拿出来了,但只能让军队维持一天。于是他们又把田地里没有成熟的青苗也割了,又维持了一天。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就把养的羊和驴都杀了,又维持了一天。直到现在,郏县的县志里还记载着“此役之后,郏县全县三年不见羊和驴”。郏县人民情愿自己吃观音土,也要把粮食和牲畜送给部队,因为他们相信共产党,相信共产党是为老百姓而战。这,也是我们讲“鱼水情深、血浓于水”的生动写照。

回顾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的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从1921年浙江嘉兴上那条游船的呐喊,到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的宣言,中国共产党这一路走来真是筚路蓝缕、历经沧桑。一句话概括就是: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

责任编辑:苏剑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的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从1921年浙江嘉兴上那条游船的呐喊,到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的宣言。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