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兵团农学院初创时期的校园建筑
“我有一年,到那个奇台县五马场哈萨克乡。这个乡里面有一个种植户,他种了八百亩我们选育的高产‘新春11号’。我们先到了地头儿,哦呦,大概还起码有二三十米外,他就跟我喊:‘哎呀,曹教授,你的新春11号是养活我们老百姓的品种啊’,对我的心灵很震撼。为什么呢,虽然我科技进步奖也好、荣誉称号也好很多,奖牌也很多。但是我说,这最高奖是老百姓的夸奖。”
这位受到小麦种植户夸奖的教授如今已是80岁的老人,他叫曹连莆,是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的资深教授、小麦育种专家。数十年来,他主持的科研团队成功培育了适宜新疆当地种植的一系列高产麦类作物新品种。经测算,这些新品种在推广后,为当地直接创造了超过5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
上世纪60年代初,曹连莆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主动报名前往祖国边疆地区工作。1963年,他用了大约一周的时间从北京辗转来到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成为一名教师。他回忆说,“大概差不多花了五天多的时间吧,到了乌鲁木齐了。到了乌鲁木齐报了到,一个大卡车,三十多个人,我们挤上去,大概到第7天、第8天才到了这个农学院。”
早年的农学院荒僻而简陋,几乎一切都需从零开始。曹教授回忆说,当年农学院的教学和生产建设是一体的,老师要开展教学工作也要参加生产劳动,与学生一起完成生产任务。曹教授说,“早中饭都在地里吃,食堂把饭送到地头,晚上回来,快天黑了,所以在地里的时间基本上也是一天,少说十三、四个小时。我们当老师的,当时是一样的,我们叫做同吃同住同劳动。”
无论多么艰苦,曹连莆始终坚持小麦育种科研,与自己组建的团队一道攻坚克难,终于在80年代中期成功培育出了第一个小麦新品种“石春1号”。此后,他带领团队加快攻坚步伐,培育出了20余个麦类新品种。曹教授说,“我们出来的第一个品种,叫石春1号,石河子春麦第一号吧。哎呀,这个品种的话,反正是姗姗来迟啊。从我1963年来新疆算起,已经是20多年过去了,这个就算是我们出的这么一个品种。出了这个品种以后呢,相继又出了一些品种。当时呢,确实是很困难。”
在农学院同事眼里,曹教授的成绩远不止在科研领域,他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在高素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也摸索和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刘怀锋说:“现在他的这个团队,基本上都是曹老师带出来的。曹老师的这种如何建设团队,吸引、建设高素质团队、人才的这种模式,为了西北,为了边疆,(为)这个如何培养人才,如何稳住人才探出了一条明路吧。”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的孔广超教授是曹老师的得意门生之一,他在本科毕业时加入了曹教授的科研团队,完成硕士学位学习后又赴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孔广超选择回到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继续在曹教授团队从事科研工作。孔广超说:“曹老师确实在这些方面还是很伟大的。一个是从新品种的培育来说,我们这个整个团队里面20多个品种,这也是一个影响比较大的。还有一个呢就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这么多的人才。”
数十年来,曹连莆教授在专注科研和科研团队建设的同时,也始终活跃在本科教学的一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农学院学生。在他的影响下,农学院的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选择留在新疆工作,即使出疆、出国深造,也会回到新疆,投身边疆建设。
沧海桑田今胜昔,改天换地慨而慷。虽然已至耄耋之年,曹连莆教授依然满怀青年时代那股以热血和青春振兴边疆的激情,努力地去影响、感染身边的每个人。他70岁的时候仍然站在本科教学第一线的讲台上,80岁时仍旧是青年教师培训和新生入学第一课的主讲嘉宾。曹老师说:“这几年,我主要是做什么,就是传承兵团精神。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给他们上课。我叫做讲历史,说故事,提希望。讲历史讲什么呢,讲咱们石河子大学的发展历史。实际上,石河子大学的发展史,就是兵团精神的传承史。讲故事,讲兵团英模故事。最后,给他们提几条希望。我只要能够走得动,能够说得清,我还要尽我的能力,尽我的义务。”
曹连莆老师1964年在困难时期印的黄讲稿纸上所写的实验指导书草稿
兵团农学院学生进行田间观察时使用的马灯
石春一号小麦种子标本
石河子农学院农学系曹连莆教授指导实践教学
2016年曹连莆教授为教师教学发展研讨班的中青年教师讲课
石河子大学学校沙盘模型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