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黎贡山:以贡山命名的植物都有什么?

2021-08-22 15:29:42 孙军

高黎贡山是全球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域之一,地处欧亚大陆与印度板块的结合部,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个地区孕育了多样的生物种类。云南要打造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需要牢牢守住国家西南生物生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保护好高黎贡山的生物生态安全。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怒江贡山县境内森林覆盖率为80.46%,辖区内有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地。位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段的贡山保护区面积为24.3万公顷,占贡山县国土总面积的55.6%,是整个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的2/3,为目前云南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贡山境内的自然保护区分布着各种珍稀动植物和特有的原始森林植被类型,植物区的过渡性、垂直带性甚为明显,生态系统独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高黎贡山北段记载野生种子植物共计172科778属2514种及302变种,占到中国种子植物种数的9.1%,物种丰富程度和特有化程度居于世界大陆区系的首位,具有很高的自然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是重要的模式标本产地。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北段狭域有许多物种以生长地域或模式标本产地进行命名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以贡山命名的植物都有什么呢?

贡山绿绒蒿 Meconopsis smithiana

贡山绿绒蒿:产云南西北部贡山,生于海拔3120—3400米的林缘或山坡湿草地,模式标本采自贡山。

贡山豹子花 Nomocharis gongshanensis

贡山豹子花:2011年新发现的植物新种,生于海拔3000米左右的山坡草丛中,模式标本采自贡山。

贡山杜鹃 Rhododendron gongshanense

贡山杜鹃:产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2200—2500米的山坡常绿阔叶林的边缘,模式标本采自贡山。

贡山九子母 Dobinea vulgaris

贡山九子母:产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1350—1700米的江边、河谷疏林中。

贡山贝母兰 Coelogyne gongshanensis

贡山贝母兰:产云南西北部贡山。生于冷杉林或灌丛中的灌木枝上,海拔2800—3200米,模式标本采自贡山。

贡山竹 Gaoligongshania megalothyrsa

贡山竹:单属种。产云南西北部贡山,生于常绿阔叶林下或林中空地,海拔1300—2150米,模式标本采自贡山。

贡山紫晶报春 Primula silaensis

贡山紫晶报春:产云南西北部贡山和西藏东南部边缘地区,生长于高山草地湿润处和岩石边,海拔3600—4000米,模式标本采自贡山。

贡山金腰 Chrysosplenium forrestii

贡山金腰:产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3600—4700米的林下、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碎石隙。

贡山蓟 Cirsium eriophoroides

贡山蓟:分布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及四川。生于山坡灌丛中或丛缘或山坡草地、草甸、河滩地或水边,海拔2080—4100米。

贡山马先蒿 Pedicularis gongshanensis

贡山马先蒿:产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约3600米高山灌丛草甸和岩石边,模式标本采自贡山。

贡山木姜子 Litsea gongshanensis

贡山木姜子:产云南西北部、西藏。生于斜坡疏林或江边阔叶林下,海拔1300—1350米。

贡山棕榈 Trachycarpus princeps

贡山棕榈:为我国新发现的特有珍稀植物,仅产于云南省贡山丙中洛的悬崖峭壁上,海拔1550—1850m,分布区域极为狭窄。

贡山乌头 Aconitum kungshanense

贡山乌头:产我国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3500—4100米的山地和草坡。

贡山猕猴桃 Actinidia pilosula

贡山猕猴桃:产云南西北贡山等地。生于海拔2000多米山地的树林中,模式标本采自贡山。

贡山三尖杉 Cephalotaxus lanceolata

贡山三尖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产于云南西北部贡山,海拔1900米的阔叶树林中,分布范围狭窄、植株稀少。模式标本采自贡山。

贡山厚朴 Magnolia rostrata

贡山厚朴:又名长喙厚朴,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产于云南西北部及西南部、西藏墨脱,生于海拔2100—3000米的山地阔叶林中。

责任编辑:陈泳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贡山境内的自然保护区分布着各种珍稀动植物和特有的原始森林植被类型,植物区的过渡性、垂直带性甚为明显,生态系统独特。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