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职业大学:社会实践升华思政教学 成果汇报展示青春风采

2022-06-24 17:33:09 陈金彬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6月22日,黎明职业大学举行以“喜迎二十大 ,青春筑实践”为主题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社会实践成果汇报会。本次社会实践汇报会共有8个优秀作品现场展示,它们是在全校500多个作品海选的基础上,经思政课教师推荐、马院初审、校外专家评审产生。



汇报会现场,同学们以演讲、情景剧、微电影、视频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小组参与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成果,积极向上向善、激扬青春活力,是对学业发展、人生道路、个人修养、社会现实的深度反思。汇报会共评出最具网络人气奖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



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黎明职业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环节紧扣课程教学标准,由教师指导学生确定实践主题,学生采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实地考察、采访座谈等多种方式进行研究,以调研报告、情景剧、微电影、视频等形式在学期末进行路演,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知行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充分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





学校党委书记杨远志充分肯定了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他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不断加强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继续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加强对生源、学情的调研,与各学院专业教育深度合作,推进课程定位融入大局、教学内容紧跟大势,真正把思政课办成阐释中国之治的理论大课、呈现中国奇迹的实践大课、激发青春担当的时代大课。



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2年以来,黎明职业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为导向,回应长期以来困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优化、教法取舍、教学实效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全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诉求,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构建完善“一条主线 两翼协同 三阶融通”思政课育人体系,以思政课第一课堂教法改革为主线,全面推动“云上思政”“行走思政”第二课堂建设,探索学生“知、悟、行”三阶实践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逐年提升,“抬头率”“参与率”“点头率”不断提高,实现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思政课课程育人目标,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的关键作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应有的学科作用。







责任编辑:郭雅静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黎明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共同举办的“喜迎二十大 青春筑实践”《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社会实践成果汇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