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思政课—杨善洲
中国人民建党一百年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是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而奋斗的历史。我觉得一个国家一定要有英雄,他们会是我们民族的光,他们会趋势我们蜕变,进步,成长。而我们组要讲述的这位英雄就是杨善洲同志。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真正共产党人的斗志和情操。杨善洲同志一生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为重,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几十年来,对党的事业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杨善洲生于云南,长于云南,工作在云南。在担任领导干部期间,始终贯彻党的方阵和路线,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粮食生产,开展水利设施,为改变贫困的面貌,为了人民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懈奋斗。
退休后的杨善洲,婉言拒绝了按规定到昆明安家修养的厚意,回到大亮山种树,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为后代留下了5.6万亩的林地。杨善洲退休后的第三天,他便卷起了被褥,当天晚上变来到了离大凉山最近的黄泥沟。第二天,便带领着从各地调集的15个人和雇佣的18匹马,拖着被褥,锅碗瓢盆,一鼓作气便上了山。
晚上,他们搭起草棚,挖出炉灶,点起篝火,召开了大山上的第一次会议,订出计划:第一年种树一万棵。
这天晚上,狂风四起,大雨瓢泼,草棚被掀翻,一群人钻到马鞍子底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杨善洲的大亮山植树造林,就这样开始了。
大亮山的气候环境恶劣,半年雨水半年霜。在秃山上植树造林,无异于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买树苗资金不足,怎么办?
杨善洲就经常提个口袋下山,到镇里和县城的大街上,去捡别人吃果子后随手扔掉的果核,桃核、梨核、龙眼核、芒果核……有什么捡什么,放在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用马驮上山。他说:“捡果核不出成本,省一分是一分。”
每年的端阳花节,是保山的传统节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杨善洲就发动全场职工,一起到街上捡果核,这成了花市上一道“另类”的风景。
杨善洲在《感动中国》中的颁奖词是: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知道最后一天。六十年来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纵观杨善洲同志的一生,感触最深的是:杨善洲同志用奉献书写了生命的价值,他的精神让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敬仰。在以后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牢记宗旨,鞠躬尽瘁的公仆情怀;学习他一心为民,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牢记“共产党员身份用不退休”,努力学习榜样,身体力行。在组织的领导下争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