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心筑梦归故土,躬身实践谱新章——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师生“归乡行”助力东北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一)

发布时间:2025-05-26 08:30:10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实践方能真知。”2025年1月到3月,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子们以“归乡行”社会实践为舞台,助力东北乡村振兴。以满腔热血为颜料,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描绘了一幅幅新时代青年的壮丽画卷。他们怀揣“博学雅正、和乐群英”的胸怀,踏遍乡土的每一寸土地;秉承“志存高远、笃行不怠”的信念,传承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在行动中树立德行,他们以青春的热情回应故乡的召唤,交出了一份充满人文关怀与时代气息的实践教育成绩单。

0001

以“志存高远、笃行不怠”为行动指南,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子化身为基层服务的“全能选手”,在政务实践与民生服务中展现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政务实践中锻造责任:上百名学子深入基层,担任社区助手、政策传播者,参与民生档案整理、惠民政策宣传,将所学知识化作解决群众难题的“温情钥匙”。在街道、乡镇的服务窗口,他们以耐心和细致搭建起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之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笃行不怠”的真谛。

春运期间,学子们成为“归途守护者”,在火车站、汽车站忙碌着,协助搬运行李、引导秩序、解答票务问题,为归乡的旅客递上一杯杯热茶和温暖的祝福。那一抹抹“志愿红”与“青春蓝”在人群中闪耀,用“和乐群英”的情怀让归家的路充满温情。

社区服务中,学子们依托“多彩课堂”、“爱心看护”等项目,走进社区,开设传统文化工作坊、诗词朗诵班。通过剪纸、书法、节气民俗体验等活动,让中华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实现了“启迪智慧”与“滋养心灵”的双重目标。以“博学雅正”为底蕴,学子们深耕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让古老文明在现代社会绽放新的光彩。

0002

在博物馆的殿堂里,学子们担任讲解员,以青铜器上的铭文为线索、书画典籍为载体,向游客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从玉猪龙的庄严神秘到《簪花仕女图》的繁华盛景,从省博的古典韵味到市博的艺术魅力,他们用青春的声音搭建起古今对话的桥梁,激活了文化的生命力。

在非遗的广阔天地中,学子们深入集市与村落,向大鼓、剪纸、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学习技艺,并策划非遗体验课程。通过“非遗+研学旅行”、“非遗+文化创意”的模式,让传统技艺走出展厅、融入日常生活,展现了青年“守正创新”的智慧与勇气。

此外,学子们还聚焦古塔、古建筑群等文化地标,开展乡情调研与民俗收集工作,撰写文化保护提案,推动地方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让乡土记忆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让文化的根脉在乡土中延续。

此次“归乡行”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对乡土的深情回望,更是一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旅、乡村振兴之旅。文学院学子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文心筑梦归故土,躬身实践谱新章”的精神内涵,为新时代青年的成长与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赵越,于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子“归乡行”,助力东北振兴,政务实践、文化传承、非遗创新,展现青年担当与智慧。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