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最前线 ——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教工党支部疫情防控特色工作案例(下篇)

2021-01-18 18:38:51

(续上篇)

针对因为疫情而衍生的各种如家庭暴力、厌学、亲子关系紧张、老人健康防护、弱势群体公共卫生与安全等社会问题,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之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叙事课程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制作了17部战疫叙事视频(见附件),通过在微信公众号以及B站等网络媒体传播,中国社工教育协会、美亚联创等国家省市与行业组织群都广为传播社会工作专业师生的战疫小视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岭师社工战疫小视频受热捧)

(师生参与学校在线教育教学辅导万人志愿服务活动)

(社工校友黄嘉鹏荣获湖北志愿协会战疫荣誉证书)

(学生党员吴思颖与全国各地志愿者一起录制为武汉加油视频)

(四)推动疫情防控党建项目深入开展

1.开展党员项目攻关,构建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基层党支部设立“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学生体温检测”“发热学生就诊与隔离服务”三个攻关项目,将师生党员组编为三个项目小组,分工合作,统筹组织,有序推动疫情防控工作,构建起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编密风险防范网格。“疫情防控知识宣传”项目小组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引》为基本教材,以健康与卫生开学第一课视频为主要辅助,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掌握有关健康与卫生知识以及疫情防控基本程序、规范、要求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面向各班开展班干部疫情防控教育培训,协助各班组织开好健康与卫生开学第一课。“学生体温检测”项目小组负责联系有关班级,在学生宿舍、教室开展学生日常体温检测并进行相关宣传。“发热学生就诊与隔离服务”项目小组与各班级建立全天候联系机制,对学生中出现发热的个案进行规范指引,共指导17名发热学生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完成就诊、核酸检测、隔离观察、解除隔离等防控环节,确保安全。

2.设立党员先锋岗。为配合学院做好新生入学工作,教工党支部和学生临时党支部成立“党员迎新志愿服务队”和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师生党员为新生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展示了党员同志勇当先锋模范的精神面貌。为确保新生入学工作顺利、有序、高效开展,开展了题为“朋辈交流与新生业务培训”的助理班主任培训会议,曾经担任过助理班主任的学生党员汪洋、伍静欣向2020级全体助理班主任作经验分享,指导他们掌握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方法。迎新当天,师生党员们佩戴党徽,指引新生进行报到、为新生办理入学登记,办理校园卡,领取宿舍钥匙,搬运行李,答疑解惑。学院副院长黄剑在得知学校南大门新生接待点急需车辆将新生接到宿舍区的情况后,马上驾驶自家车辆前往支援,往返将新生接送到所住苑区。新生入学后,师生党支部建立党员联系新生班级、宿舍制度,师生党员深入班级、宿舍,组织新生学习疫情防控知识,掌握防控方法,提高健康与卫生意识;在和新生交谈的过程中,了解新生对党的认识和入党意愿,并结合做好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大学生入党的条件、入党的程序等相关知识,将学生党建工作融入新生思想教育活动,为新生开启大学生活提供方向指引。

3.组织党员服务队,守严实习工作出口关。师生党支部组织党员主动了解2017级各专业实习前的学习教育内容,从实习整体安排、实施过程着眼,从实习具体环节、细节入手,组织开展师生党员服务队活动,为确保实习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首先,积极配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主动对接学院实习工作组织要求,根据部分实习生的实习单位在湛江市区、实习单位无法提供住宿等实际情况,协助需要住校的实习生申办校园绿卡。其次,对接学院各专业,深入开展实习动员工作,毕业班任课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带头落实学院疫情防控安排,担任分散实习点疫情防控联络员。再次,实习期间,师生党员担任分散实习点疫情防控联络员的党员负责实习点日常疫情防控,掌握发热个案处置方法,保持与学工办信息沟通,及时向学工办反映疫情防控相关情况,认真做好上传下达工作,积极主动为同学们提供服务,确保学院2017级实习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学生党员到宿舍为同学们检测体温)

(学生党员与20级新生助理班主任分享工作经验)

(师生党员服务岗)

三、工作成效

1.扎实推进党员教育活动,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疫情防控中,学院基层党建工作始终将政治教育与理论学习置于工作首位,努力将党建思政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坚持以党和政府疫情防控中的思想和要求为指导,通过深入学习,切实增强了支部全体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结合疫情防控思政学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让党员师生干部和群众,更加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面加强了党员的党性修养。

(张勇院长讲授“战疫彰显中国政治形象与制度优势”微党课)

2.队伍建设有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新学院成立为契机,学院党委对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进行调整,选拔一批年轻、政治上有觉悟、业务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的先进党员当任基层党组织干部。他们在尽职尽责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之余,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弱势群体,为推动地方社会治理和社会工作服务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为充分发挥先进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支部非常重视挖掘这些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如2020年党员教师为先锋,通过各种形式,带动师生共同参与网络、教学和社区战疫等工作中。

3.有效引领师生培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践能力。以党建激发党员教师的工作热情,带动全体教师投身于学校改革发展、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工作中,努力提升党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此期间,开展了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师德教育、纪律教育等活动,组织开展系内教学研讨会和科研交流活动。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自专业领域的各类学术会议和专业培训,以专业学习和合作交流为手段,努力培养党员队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4.以党建推平台建设,夯实了专业社会服务载体,提高了专业服务能力。支部党员依托民政部社工培训基地,省禁毒基地、省社工实训基地,以及尚义社工机构等平台,加强同政府、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为地方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大量社会服务。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出了数之不尽的师生党员通过网络、社区主动请战,主动提供服务的先进事例。

四、创新评价

1、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各项制度建设。疫情防控过程中学院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激发党员教师参与党建活动的热情,永葆基层党建活力。在认真执行组织生活会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学习制度和思想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加强支部党员队伍建设,构建并完善支部的目标管理和规划化建设体制和“党员评星定级”考核机制,为党支部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此外,在战“疫”中,注重落实党建工作物质保障,加强基层党建活动、社会服务场所建设,加大基层党建活动所需资金、资源的投入,为支部开展疫情防控营造了良好物质环境。

2、党建与专业建设双融双促。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党建与社会工作、社区疫情防控相融合,为党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专业助人手法让传统的党建思政工作焕然一新。同时,党建也促进了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专业,更好地适应本土化社会与政治环境,更好地发挥专业特色,助力疫情防控。

以疫情防控中的思政课堂为例,在传统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通过党建引领与特殊个案辅导、组建实践小组、开展读书会、鼓励学生参与实践行动研究等创新方法模式相结合,实现师生在过程中的培力与创新。

同时结合学科与专业特点,将党建活动与教学和疫情防控有机结合,以听课、评课、项目研讨、学术讲座等形式开展党建活动,以传帮带、老带新等形式促进青年党员教师的实务能力建设,实现党建实践与教学工作深度融合。事实证明,在党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党员,也都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一马当先,取得卓越成绩。以民政部社工培训基地为依托,以尚义社工机构为平台,将党建融入社会工作、社区疫情防控服务活动中,强化支部服务理念,创建并提升党建社会服务的品牌效应。

3、以师带生,以点带面,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和专业实践育人模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需求,结合支部党员教师特点和主体愿望,以师带生、因人而宜,选择合适的战“疫”党建活动主题,创新活动形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传播,一方面突显党员主体、强化党员的参与疫情防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师生党员更好地消化吸收和应用疫情防控知识,巩固、强化了学习效果。

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会中聚集支部优秀党员事迹,挖掘、总结党员的争先创优事迹和优良品质;在系支部微信群、QQ群等沟通平台上传播、宣传先进党员的工作事迹和骄人业绩,多渠道多途径增强榜样在全体支部成员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推动全员参与党建活动,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和责任意识。

4、行动教育与研究。疫情防控中的各项工作是一个求用和应变的课题。社会工作研究中常用的行动研究的方法,对党建行动进行研究,在党建过程中进行研究,边行动边研究,边研究边行动,用研究的结果支撑了党建创新行动,在行动中汲取的经验,用于更好地修正,最终用于党建创新工作中。支部和党员师生更是在共同的行动中,践行了党员的担当和使命,更能够理解和与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同步。

——完

(相关附件于附件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组织师生党员为新生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组织新生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将党建融入社会工作、社区疫情防控服务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