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示范展风采 课程思政润无声——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薛茗月成功开展《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公开课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经验交流与课程思政建设,2025年10月11日,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薛茗月教授在4A-402实验室成功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分析化学实验公开课——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学校教学督导陈静教授、分析化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及部分青年教师到场观摩。

公开课现场
本次公开课将经典的定量分析实验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选取“食醋”这一家常调味品作为分析对象,瞬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堂上,薛茗月老师首先以精炼的语言、清晰的逻辑讲解了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法,并着重强调了滴定终点的精准判断、半滴操作等关键要点。她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将“量”的概念和“误差分析”的思维深深植入了学生心中。在实验演示操作环节,薛老师详细演示了移液管、容量瓶的正确使用,并把在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一一指出来。在实验操作环节,薛老师穿梭于各实验台之间,进行耐心细致的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解答实验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她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科研作风。当有学生因滴定终点判断稍显迟疑而可能产生误差时,薛老师并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其回顾实验现象,分析可能的原因,鼓励其重新尝试,在实践中领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在于巧妙自然的“课程思政”融入。薛茗月老师并未生硬说教,而是以“醋酸”为引,将话题延伸至食品安全与国家标准、以及化学分析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与社会公共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她启发学生,作为未来的化学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实验技能,更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操守,要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造福民生。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方式,赢得了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
公开课结束后,进行了“评议”活动,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薛茗月老师的这堂公开课准备充分、内容丰富,不仅是一堂高质量的实验技能训练课,更是一堂富有深度和温度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充分展现了作为“双带头人”的过硬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有效促进了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碰撞与融合,对进一步提升学院整体教学质量、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评议活动现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