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8年12月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召开的一次历史性的中央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实行伟大历史转折的标志,是改革开放启动和展开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的标志。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11月10日至12月15日,首先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
华国锋在中央工作会议开幕会上宣布了会议的议题,一是讨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速度的决定》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二是商定1979年、1980年两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三是讨论李先念在国务院务虚会上的讲话。在讨论这些议题之前,中央政治局决定,先讨论一下结束全国范围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从明年起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
于是,分组讨论一开始,就有人提出当时党内外普遍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11月12日,陈云在东北组发言,提出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6个重大历史问题,主张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为陶铸、彭德怀等历史冤案平反。陈云的发言引起强烈反响。会议气氛因此而活跃起来,各组发言的重点集中到平反冤假错案问题上。
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了各组的意见,并作出决定。11月25日,华国锋代表中央政治局在会上宣布为一系列冤假错案平反的意见,受到大家欢迎。会议还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批评了“两个凡是”。
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会上,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分别讲话。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还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振聋发聩地告诫全党:“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由于闭幕会上这些讲话非常重要,会议又延期,继续进行了两天讨论。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由于中央工作会议开了36天,基本上统一了思想,解决了问题,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得很顺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决定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
——强调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
——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陈云为第一书记。
——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从此,党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有步骤地解决了建国以来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繁重的建设和改革工作,使我们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出现了很好的形势。”
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人民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开始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拨乱反正从这里开始全面展开,改革开放从这里拉开序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这里为起点正式开辟。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被载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