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民俗
探非遗
铸团结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
赴连云港市民俗博物馆开展学习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和思想源泉,而民俗和非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近日,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彝族、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学生前往连云港市民俗博物馆开展学习活动。
连云港市民俗博物馆是原新浦地区保留面积最大、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善,唯一的民国时期建筑,现有A、B两个展区。
A区馆内现设有衣食住行、岁时节庆、海韵渔盐等八个展厅,大致反映了上至明代晚期下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海属地区民俗文化概貌,在参观学习中,民族学生们也感悟到每一件物品背后所代表的过往历史,惊叹于旧时农人的无穷智慧和岁时节庆的热闹喜悦。
B区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集非遗展示、传习研究、动态表演等于一体,在学习中学生们也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珍贵和重要,感叹于一件件非遗作品的艺术与精妙。
此次活动通过
民俗和非遗文化
的深入参观学习
让民族学生感受到
古往今来人民的智慧
和一件件艺术作品的魅力
表示作为
新时代青年人
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牢牢团结在一起
共建美丽家园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