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我来讲”(三十)半条被子

2022-02-01 17:59:18 邹丹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学生延续红色血脉、担当时代责任,外语与商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同学开展讲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通过宣讲红色故事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我是外语与商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邹丹妮,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半条被子”的故事。

1934年11月6日傍晚,天气已转寒,红军长征经过湖南省汝城县文明乡时,卫生部、后勤部驻沙洲村。百姓起初对红军有误解,纷纷躲到山里去。徐解秀家却勇敢的留下来,看到红军纪律严明,徐解秀夫妇慢慢地对红军有了新的认识。夜晚,善良的徐解秀邀请3个年青的女红军,与自己同睡一张床,丈夫则到外面桌子上伏着睡。徐解秀家很穷,女红军们拿出自已仅有的一条被子四人合盖。离别那天,3个女红军战士看着徐解秀家连一条象样的被子都没有,决定把自己的被子留下,徐解秀死活不肯。无奈,3个女红军从徐解秀家拿来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一半递给了徐解秀。

在她们互相推让的时候,红军大部队已经开始翻山。徐解秀和丈夫朱兰芳送她们走过泥泞的田埂,到了山边时,天快黑了。徐解秀不放心,想再送一程,因为是小脚,走路困难,就让丈夫送她们翻山。红军离开沙洲村后,敌人随后赶来,把全村人都赶到祠堂里,逼大家说出谁给红军做过事,大家都不说,敌人就搜家。女红军留给徐解秀的半床被子也被搜走了,还把她拖到祠堂里跪了半天。

1984年11月初,重走长征路的《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来到了这个村庄。80多岁有点恍惚的徐解秀以为是红军回来了:“你们打回来了?你们胜利了?那3名女红军什么时候能来?我家男人怎么还不回来呀?”闻听此言,罗开富将这个故事整理后,以《三个红军姑娘在哪里》为题在《经济日报》头版发表。

1991年,当罗开富拿着被子再赶到沙洲村时,徐解秀老奶奶已经去世了。罗开富就跪在那里,说:“大娘,我来晚了!”后来她的孙子告诉罗开富,老人临走时还说:“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

一床平凡的被子,承载着风雨同舟的军民鱼水情。一床被子,一分为二,是共产党人与群众共冷暖的初心;“半条被子”暖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心。学习老一辈革命精神,新一辈的青年人坚定跟党走的决心,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成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我是外语与商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邹丹妮,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半条被子”的故事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