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萃英大先生——教育家江隆基

发布时间:2021-04-02 18:42:27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百余年办学的风雨历程中,有这样一批“大先生”们,他们坚守奋斗、默默躬耕,“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他们品格高尚,如竹似兰像菊,虚心淡泊高雅;他们栉风沐雨,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他们潜心科研,勇攀科学高峰;他们醉心教学,留得芬芳桃李;他们精神不朽,源远流长。

钜儒风雅,德高行远,穿越时空,独树一帜。值此110周年校庆年来临之际,学校特推出“萃英大先生百十载师德典范人物”专版,将陆续刊出为兰州大学110年的办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典范人物,以期在无限的缅怀、追忆和敬仰之中,激励广大师生牢记新时代教育的使命,在“双一流”的伟大建设中砥砺前行,再创华章!


本期人物:教育家江隆基



江隆基(1905-1966),又名泮庵(亦作半庵),字盘安,陕西西乡人,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1925年考入北京大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东渡日本留学,1931年留学德国。曾任旅欧华侨反帝同盟书记。从1937年起,先后担任陕西西安二中校长,陕北公学副教务长、教务长,华北联大教务长,延安大学副校长,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副厅长等职。全国解放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兰州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

1959年1月,江隆基出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来兰州大学刚刚三天,江隆基对老伴宋超说,“比原来想象的还要困难。”经过一个多月的知情况、听意见的摸底调查后,他发现,兰州大学的广大教师、学生和干部的热情很高,但十分混乱,尤其是在思想认识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国锠教授说,这时的兰州大学处于“教师不敢讲课,学生不敢学习”的状态。

为克服“左”的错误在教育战线的影响,江隆基进行了以“整顿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全面整顿工作,使兰州大学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健康发展,在短短几年间,兰大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江隆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路线,勤勤恳恳,为提高兰州大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不遗余力。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江隆基提出了老教师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要走上教学第一线,意思就是请这些教师要担任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据统计,到1961年,全校9个系123门课程调查,由教授、副教授和讲师担任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堂讲授的占总课程的44%。就当时全校教师的职称结构来看,几乎是所有老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都走上了教学第一线。

江隆基来兰大后不久,就了解到许多教师上课,既没有讲义,也没有教材,学生只靠记笔记,教材奇缺。江隆基就提出要教师们自己动手,编写教材。他说:“编写教材也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江隆基的积极倡导下,全校170门基础课,有98%的课程都已有了确定的教材,除了选用推荐教材和兄弟院校教材外,29%使用的是学校自编教材,有的教材还成为部荐的全国通用教材。

江隆基提出的另一个重要举措是听课。他说,听课是了解教学,检查教学,督促教学,提高教学一个基本方法。在学校的教学秩序基本稳定后,他首先带头深入课堂听课。当年还是年轻助教的林家英教授有这样的回忆:“一天,上午第三节上课铃声一响,我跨进(旧)文科楼三楼靠北的一间教室,准备给中文系同学讲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按平日习惯首先环视课堂秩序时,突然发现江隆基校长正安静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真没想到,作为一校之长能在百忙中深入教学第一线,来听一位青年教师的讲课。紧张、感动的情绪一时交织于心。幸而那时我已有几年的教学实践,能够及时控制住紧张的情绪,按计划从容地讲完两个课时的内容。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当第四节下课铃声响起后,我收拾好讲稿准备回家时,江校长已从教室最后一排向我走来,含着微微的笑意对我说,‘谢谢你讲的课!’这始料不及的一声‘谢谢’,不但让我再次感到紧张、感动,同时也增加了一份惊喜和温馨!”

江隆基校长关心、尊重教师,留下了许多广为传颂的故事和佳话。他说:“尊重教师就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前人的劳动”。他认为教师的劳动是重要的,也是高尚的。尊重教师,尊重他们的专长,是做好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赵俪生教授是我国知名的历史学家,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江隆基对赵俪生的工作和生活十分关心,使他能安心从事中国农民战争史与中国土地制度史的研究和“中国通史”的教学。赵俪生十分感慨地说:“要不是江校长把我调回兰大,我这个濒于危殆的生命也就葬身在戈壁滩上了。”

1955年,朱子清响应祖国号召,支援大西北,来到了兰州大学化学系任教。不幸的是,反右派运动中被划为右派,受到了降职降级的处分。江隆基到校后,为他甄别平反,恢复并支持他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不仅为他配备科研助手和实验设备,还派人照顾他的生活,给他买粮、买油、买煤,还帮他到医院看病。朱子清不顾年迈,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和教学中。他对天然产物进行了大量的化学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为开发和利用中国西北地区天然资源,发展有机化学理论,促进有机化学、植物化学、药物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杯糖水留人才”是江隆基爱惜、尊重人才的流传甚广的故事之一。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有位教授去校长家中申请调动。江隆基热情地招呼他坐下之后,便翻箱倒柜地寻找白糖为他冲糖水。在当时物质极度匾乏的情况下,白糖的稀罕程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却让那位教授流下了眼泪。最终,被江隆基感动的他选择撤回申请,留在兰大。

江隆基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江隆基和学生们一起在学校食堂吃饭,却把自己得到的诸如牛油、白糖等属于食品之类的馈赠全部送给学校的幼儿园。因为在他看来,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关心师生的生活、保护他们的健康。而他的女儿江亦曼此时正在中学住校,每天吃黑乎乎的豆面,得了胃病想回家来住。“父亲严肃地对我说:‘现在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为国分忧,你的同学能坚持,你为什么不能呢?’” 她在《回忆我的父亲》一文中这样写道。

江隆基生活非常朴素。 1965级校友、中科院院士秦大河在《我是秦大河》中回忆:“我记得那时不光是学生朴素,教师乃至校领导也非常朴素。在全国享有那么高声誉的江隆基校长,也无非就穿一套洗得发白了的蓝布中山装。但在学生的眼里,他就是权威。”

江隆基杰出的教育思想、光辉的奋斗业绩、崇高的人格风范、以及他那严肃又可亲的音容笑貌……似乎仍然回荡在兰大的校园里。他谱写的历史是一部永远让人们怀念的历史,是一部永远让人们学习的历史。作为兰州大学迈上新台阶的奠基人,江隆基校长将永远留在广大师生们的心中。江隆基宝贵的教育思想与高尚的人格品质将在一代又一代兰大人的身上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罗小芳 马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江隆基校长杰出的教育思想、光辉的奋斗业绩、崇高的人格风范、以及他那严肃又可亲的音容笑貌……仍然回荡在兰大的校园里。
    热度榜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