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院士老党员提交了治学经验交流分享

2021-11-25 20:18:12 郭正刚 张宏发

根据校党委号召,两位院士老党员参加兰州大学抗击疫情期间“治学大家谈”栏目。最美奋斗者任继周院士的“我的两个座右铭”、全国劳动模范南志标院士的“一段难忘的经历”,受到了师生、校友等的普遍关注。

任继周院士:我的两个座右铭。任继周说,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立志高远,心无旁骛,计划引领,分秒必争”这个座右铭一直陪伴着我,鼓励着我,一直到我71岁。这个座右铭鼓励我做一个高尚的人,不把困难和挫折放在心上,不为琐事分心,埋头做好自己的事。尤其是我体会到心无旁骛很重要,它可以使我精神内敛,节约精力而提高悟性。第二个座右铭就是“涵养动中静,虚怀有若无”。1995年,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二哥继愈看我忙得团团转,就送我一副对联“涵养动中静,虚怀有若无”。我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这十个字是我晚年的定海神针。人生高低行止、纷乱复杂,要自觉地做“涵养”功夫。不管多乱,不要使它吹皱心中的一池春水,保持心境的澄澈、平静,才能正常、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虚怀有若无”,则可促使自己胸襟恢宏,接纳万物,有助于心境的和平、宁静,愉快地接纳新事物。

南志标院士:一段难忘的经历。南志标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研究蚕豆病害综合防治项目,分析出土壤水分是控制病害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如何降低地温,成为我们必须要攻克的难题。我在从兰州坐长途汽车到临夏州试验点的途中,见过几块压砂田,这是西北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将卵石平铺在田间,可保存土壤水分,用来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西瓜和黄河蜜。 同时,从农民为了保墒给地里种的药材盖上树枝以防止水分蒸发体会到生产实践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教科书,深入实践,向生产学习,向农民学习尤为重要。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恐怕也是这个道理。经过和当地农技部门和农民的合作与努力,通过奋斗,我们总结出了播前施磷肥,杀菌剂拌种,播后盖麦草等为主的蚕豆病害综合防治措施,改变了种植环境,调整了蚕豆与环境的关系,有效地遏制了病害的发生,大幅度地提升了蚕豆的产量,圆满完成了省科委下达的任务。

责任编辑:王宣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两位院士老党员参加兰州大学抗击疫情期间“治学大家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