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兰大史慧刚同志:“教工之家”贴心人 “校企合作”实干家

2021-05-13 12:20:49

“我觉得,工会主席是我当过‘最大’、‘最可爱’的官了……”正在球场上和大家商量赛场对策的史慧刚,笑呵呵地说。作为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工会主席,他已经陪着学院的各支运动队,在场上奋勇激战了不知多少次,他不辞劳苦也乐在其中。

1.png

2018年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进行综合改革以来,如何发挥好基层群众组织的作用,把教学组织、党的建设、群众工作“三位一体”的体制优势体现在“教工之家”里,就成为学院党委的工作重点。长期以来,由于群众组织和教学组织的职能分隔,使学院的各项活动组织困难,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单调,学院整体氛围得不到改善。为了解决这些关乎每个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选任一个热心公共事务的工会主席就成了当务之急。

在选举工会主席的大会上,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史慧刚,这个平日里的“热心人”众望所归,在大家最需要他的时候没有推辞、没有拒绝,诚恳地接下了这个不是什么“官”的职务。他说,不管做什么,只要能为大家出份力、为学院尽份责,就是该做的。

史慧刚知道,要做好这个“主席”,光有热心还远远不够。任职以来,他不厌其烦和学院领导沟通、不辞劳苦的听取教职工意见,把自己的工作和学院的综合改革结合起来,以教代会工作为渠道,以建家工作为宗旨,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员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断提升工会工作的水平与能力。在密切联系教职员工、维护教职工权益以及创新工会工作体制机制等方面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为了彻底理顺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党政构架,把依托党支部建立工会小组运转起来,他积极与各党支部沟通,请党支部书记或支委兼任工会小组组长,每个小组配齐四位组委会工作人员,建立起了一支热心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工会积极分子队伍,把学院建设和小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进一步发挥好工会联系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与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史慧刚带领工会成员,不断推进学院民主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学校和学院的民主管理,按时召开二级教代会。坚持各项公开制度,积极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学院工会委员、工会代表在每次学校教代会都能建言献策,反映学院及教工的困难,积极寻求解决途径。

为了更好的引导广大教工全身心融入集体,带着家国情怀去学习、工作、生活,史慧刚想尽办法在学院营造“家”的氛围。学院工会每年召开青年教工座谈会,每年年底组织召开新入职教工交流会,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下午设为领导班子工作开放日,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和老师们围桌而坐、共话发展……

为了给大家打造更宽松的成长平台,提升教职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会每月都会举行教职工集体生日祝福活动;还特意为新入职教师及青年教师和女性教师提供条件,提升他们的学术能力和教研水平;在文体健康方面,组建运动俱乐部推动全民健身;举办健康系列讲座,增强职工身心健康;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升大家的安全意识。

史慧刚带领和团结工会委员,努力为广大教职工服务,积极组织和参加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展现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职工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功夫不负有心人,学院工会的付出得到了学校的肯定,被评为2019年度“先进教工之家”。

除了“工会主席”,史慧刚在学院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院企合作”工作的负责人。这同样是个是“官”的“官”。

史慧刚一直对应用研究保有高度的热情,他积极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拓展专业领域,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加强知识积累。多年来,坚持致力于磁性材料应用研究,包括永磁铁氧体、软磁铁氧体、稀土永磁和稀土软磁等材料。与广州新莱福磁电有限公司深入合作,提供技术支撑,他参与公司的“近场通信(NFC)与射频识别(RFID)用抗电磁干扰柔性烧结铁氧体膜片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和“钐铁氮稀土永磁材料的开发”项目获得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的支持。其中“烧结铁氧体膜片”项目已经在新莱福公司顺利实现产业化;“钐铁氮稀土永磁材料的开发”项目进展顺利,广州新莱福磁电有限公司已建成Sm-Fe-N磁粉的中试生产线。

2.png

担任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成果推广与院企合作工作小组负责人期间,史慧刚坚持贯彻学院以教学改革为牵引的综合改革思想,积极配合学院“分级教学、分类培养、厚实基础、宽泛出口”的教学改革思路,坚持“主动走出去,真诚迎进来”的原则,先后到广州、肇庆、深圳、宁波、上海、苏州、东阳、西安、吉林、沈阳、大连、天津等地的企业学习、洽谈,积极宣传和推广学院教师的科研成果,同时了解企业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需求,积极搭建企业“定制班”平台和产学研平台。目前为止,筹建成立了9个企业定制班,分别是:“奥迪威”定制班、“西安隆基”定制班、“先导”定制班、“新莱福”定制班、“宁夏宁光”定制班、“纳思达”定制班、“沈阳隆基”定制班、“大连连城”定制班、“西安稀材”定制班。定制班采取双班主任制,定期邀请企业的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来学院开设讲座,一方面可以使老师了解企业所属行业的发展、技术瓶颈和需求,为产学研项目开展搭建桥梁;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各行业的兴趣,为学生的择业提供出口。截止目前,学院共有8名学生(3名研究生,5名本科生)到成立定制班的企业工作,学院教学改革中的“分类培养、宽泛出口”思路初见成效,“院企合作”为学院的综合改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兰州大学史慧刚同志:“教工之家”贴心人 “校企合作”实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