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锻铸青春志,铁轨延绵苗乡情|柳铁机辆院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29 10:05:19 吴季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三下乡”社会实践要求,紧扣“为党育人、实践赋能”核心目标,7月10日铁道机车车辆学院“柳铁力行・壮美苗乡”实践队赴融水苗族自治县苗家小镇、苗美家园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队由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组成,立足融水独特的民族文化与生态资源禀赋,聚焦“匠心锻铸青春志,铁轨延绵苗乡情”主题,通过多元化、接地气的实践项目,努力实现惠民服务与思想引领的深度融合。

实践队出征合影

匠心非遗:千年文脉手中传,银锤叮当续传承

“壮美苗乡+匠心纹韵”文化传承活动中,实践队化身苗族非遗的学习者与传播者。队员们深入探访,近距离鉴赏苗族服饰上承载千年历史的精美纹样与精湛刺绣技艺;在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青年学子们亲手体验银饰锻造的古老技艺,感受匠心坚守的温度。同时,队员们发挥专业特长,精心拍摄制作了聚焦苗族服饰纹样与银饰锻造技艺的宣传视频,借助新媒体平台,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生动呈现并广泛传播,以实际行动助力千年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113

科普下乡:安全守护筑防线,知识普惠助成长

科普下乡为苗乡筑牢安全防线与知识基石。安全“童”行活动通过知识讲解、共画手抄报普及防溺水知识,现场模拟教学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急救技能,让青少年掌握生命“铠甲”;“推普市集”以绕口令闯关、情景对话等趣味游戏,提升留守儿童普通话应用能力,架起沟通“心桥”;环保宣讲用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与生动实物演示,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孩子心田。

实践队员给小学生示范急救技能

实践队员给小学生做“防溺水”知识宣传 (2)

乡村振兴:红绿交织看变迁,精神火种润民心

乡村振兴实践里,红绿交织的发展图景与精神火种的传递相得益彰。实践队跟随社区同志深入苗家小镇走访居民空间、特色产业与公共设施,探访老君洞、县博物馆等自然与红色景点,触摸苗乡发展脉搏;带着生活物资入户关爱,化身政策讲解员普及帮扶政策、安全宣传员提醒防诈与防溺水知识,让暖意融入每一次交谈。“核”星闪耀主题宣讲会上,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报国故事感人至深,核工业与铁路发展历程的串联讲解,让家国情怀在苗乡群众心中扎根。

实践队员给苗乡老人进行普通话推广宣讲

青春力量结硕果,苗乡振兴添活力

此次实践活动硕果累累,非遗焕新颜,科技进田园,共助乡村兴实践队员与苗乡的老人孩子们共同编织了这段美好的时光,据悉,苗乡风情宣传视频、实践队“三下乡”纪实通过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推出后,累积浏览量已突破1万。用脚步丈量苗乡大地,将专业知识与服务热情倾注于民生需求,不仅在火热的基层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锤炼了意志品质,提升了综合素质,更为融水苗乡的文化保护传承、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与创新活力

“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合影

铁轨延伸希望,青春点亮苗乡。“柳铁力行·壮美苗乡”实践队的青年们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让千年非遗在青春实践中焕发时代光彩,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青春奉献中加速绘就,让知识的暖流在苗岭山乡持续涌动。这段苗乡实践的经历,必将成为队员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也激励着更多青年学子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向凯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7月10日,铁道机车车辆学院“柳铁力行・壮美苗乡”实践队赴融水苗族自治县苗家小镇、苗美家园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