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同行,助力成长,不断推进高校学生法治素养提升
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是“八五”普法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作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法治宣传教育“八五”规划强调,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迫切要求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宁波财经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依托法律课程建设,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普法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分层分类,探索实施多样化普法模式,常态化开展在校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工作,取得实效。
2024年9月19日下午,宁波财经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22级大宗商品交易专业的同学们,在邵将、钟冰平和王晓庆等三位党员教师的带领下,赴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现场旁听了一起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审理。
伴随着一声清脆有力的法槌敲击声,庭审正式开始。整个庭审井然有序,各程序环节衔接紧密、重点突出、程序规范。法官、检察官和辩护律师所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严谨态度以及对法律的尊重与执着,令师生印象深刻。
庭审结束后,海曙法院副院长曹建波法官、民二庭庭长俞洁法官,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就大家的法律疑问一一进行了解答。
通过此次校外法治实践教育活动,同学们不仅直观地了解了法律程序和法律适用,进一步增强了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更进一步明确了知识产权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知识产权不仅是企业的品牌和标识,更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企业的信誉、文化和价值,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桥梁。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对企业合法权益的维护,更是对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社会的呼声。
庭审结束后,在海曙法院民二庭单慧慧法官的带领下,师生应邀参观了人民法院各个功能区域,并沉浸式体验了“四明”云法庭数字化司法服务平台。
下一阶段,支部将以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建设为契机,重点提升普法资源建设和使用效能、优化完善高校学生法治素养全程评价体系,不断探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有效路径,充分调动大学生学法守法护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法治力量深入人心。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