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青年行 | “曲艺薪火”,唱响千年宁波走书
这个夏天,宁波走书的悠扬曲调在甬城多个角落再次唱响,更在年轻学子的镜头与行动中焕发新生。7-8月间,宁波财经学院象山影视学院“曲艺薪火”实践团踏上了一场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走书魅力的旅程。
在李钢老师的指导下,由团长周陈嘉鑫带领,计淳萧、苏翰霖、林嘉诚、李昊泽、刘伟德组成的实践团,足迹遍布鄞州区文化馆、鄞州区非遗馆、宁波市博物馆、武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张村文化礼堂、传承人朱玉兰老师住所及宁波民乐剧场七个文化地标。
精心筹备,叩响非遗之门
活动启程前,实践团精心策划行程、拍摄与访谈方案,并成功联系到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玉兰老师。首站,团队深入鄞州区文化馆、宁波市博物馆及鄞州区非遗馆,触摸宁波文化脉络,聚焦宁波走书等本土非遗的现状,为后续实践筑牢根基。
薪火相传,课堂焕发活力
实践的亮点在社区与乡村生动上演。在武岭社区和大张村文化礼堂,朱玉兰老师化身“非遗引路人”,为孩子们带来别开生面的宁波走书课堂。她亲身示范演唱技巧,热情邀请孩子们同台互动。孩子们踊跃参与,稚嫩的童声与悠扬的走书旋律交织,现场气氛热烈。实践团的镜头细致捕捉了课堂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并在课后采访了孩子与观众,记录下这份鲜活的传承感动。
对话匠心,聆听一生坚守
走进朱玉兰老师的家,仿佛步入一座宁波走书的微型博物馆。被翻得卷边的唱本、泛黄的演出旧照,无声诉说着她对艺术的毕生热忱。面对镜头,朱老师动情分享从艺生涯的酸甜苦辣,以及对宁波走书传承发展的深切思考。团长周陈嘉鑫执镜记录,李昊泽负责提问,共同留存下这份珍贵的艺人口述史,跨域时代的对话,探寻着时代的记忆。
舞台盛宴,感受原味魅力
实践的高潮在宁波民乐剧场到来。实践团受邀观赏朱玉兰老师倾情演绎的经典走书曲目《隋唐演义》。剧场座无虚席,朱老师登台亮相,热情问候观众。演出时,她与搭档全情投入,曲调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为全场观众奉献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视听盛宴,展现了传统曲艺的深厚魅力。
光影为媒,照亮传承之路
本次“曲艺薪火”暑期社会实践,通过纪录片拍摄、深度访谈、课堂互动、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不仅让更多人聚焦宁波宝贵的非遗文化,更深入挖掘了走书艺人台前幕后的坚守与故事,揭开了传统艺术鲜为人知的一面。它为创新非遗传播方式、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燃了充满青春活力的“薪火”。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