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甬舟教研新实践 地理系党支部助力教师能力再升级
为深化跨区域教育协作,推动党建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4月11日至20日,在宁波大学地理系教师党支部的组织引领下,宁波大学联合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舟山教育学院,开展了“海岸地貌研学”联合教研活动。来自宁波、舟山的48名中学地理教师参与此次活动,通过“党建+专业”双轮驱动,探索高校与中学协同育人新路径。

本次活动以“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为主线,充分发挥地理系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支部成员徐皓老师作为策划者之一,全程统筹活动实施,并带领团队将党建理念融入教学实践。首日,在舟山中学的理论培训中,徐皓与宁波大学关工委成员马敬峰、杨晓平等资深教师联袂授课,系统讲解地质罗盘操作、海岸地貌演化机制及AI技术教学应用。宁波市教研员郑宇醒通过“AI智能评测”案例,生动展现技术赋能教育的创新方向。次日,教师们冒雨赴朱家尖岛白山公园,在党支部成员徐皓的现场指导下,实地解析花岗岩地貌成因,结合风速仪测量实践,深化对课本知识的动态转化。普陀山研学中,“二龟听法”等地质奇观成为党员教师讲解动态地貌的鲜活素材,生动诠释了“山海协作”的育人内涵。
活动后期,地理系党支部牵头组织教师在宁波大学打磨课程方案,开发出“海天佛国·岩韵禅心”等主题研学设计,并创新融入AI辅助观测技术。关工委成员马敬峰、杨晓平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为课程逻辑优化和学科素养融入提供专业指导。舟山教研员方建福在总结中高度评价:“党建与专业协同发力,为跨区域教育协作树立了标杆。”

此次活动以党建为引领,通过高校党支部与关工委的联动,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代际经验传承与技术创新融合,为中学地理教师能力提升注入红色动能。未来,宁波大学地理系党支部将继续发挥先锋作用,推动党建与教育实践同频共振,书写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