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土育桃李,校地共富行”——阳明人文学院与梁弄镇结对共建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5-04-23 20:15:49

近日,在宁波市委组织部、宁波市教育局和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宁波市乡村振兴高校联盟在宁海县河洪村正式成立,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等10所在甬高校与乡村党组织签署44个结对共建项目,涉及农文旅运营、农村电商、数字文创、中草药种植等领域阳明人文学院代表我校与余姚梁弄镇共同签署“红土育桃李·校地共富行”项目第二教师党支部作为项目主要执行单位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筹支部内新闻与采编制作、传播与策划、电子商务、现代文秘四大专业师生力量,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联盟制订发布了《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学科提质赋能乡村产业、服务实践优化乡村治理、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等为五大行动为纲领,以期通过深化校地合作、提炼乡村文化特色、优化营商环境、培育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联盟形成“10+6”顶层架构,10所高校联动形成6大专业委员会,从乡村建设、运营、文艺、技术、治理等多个维度助力乡村产业、文化、组织、教育振兴;同步推行“校校有担当,月月有活动”常态化服务机制,强化高校社会服务效能。

梁弄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素有“浙东延安、山水古镇”美誉,该地正在以横坎头村红锋共富片区为核心,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老区样板和全国革命老区新时代共同富裕样板镇。双方拟通过资源共享、基地联建,实现优势互补、发展协同,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打造红色教培新高地。依托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等红色资源和横坎头村全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用红色现场教学塑造师德、沉浸式党课凝聚师风,在寻迹溯源中打造党建引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二是赋能乡村振兴新赛道。发挥我校电子商务、传播策划、新闻采编、产品设计等特色专业优势,共建学生实践基地,为梁弄镇农特产品品牌孵化、直播带货、包装设计等领域深度赋能,形成“以品牌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撑品牌”的良性循环,在文创开发、非遗传承、网红打卡等赛道打造一批“产教融合校镇合作”经典案例。

三是探索共同富裕新模式。着力打通“农产品出村”与“文旅客流进村”双向通道,构建“农校直通+红旅赋能”双轨互促的共富机制。通过自动售货机常态化开展“共富工坊产品进高校”活动,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村民致富。聚焦梁弄红色文化,发挥高校在文化研究、塑造和传播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出“周末有空,就来梁弄”Country Walk精品线路,以追随红色印记、邂逅诗意山湖为主线,有机融合品美食赏非遗、观飞瀑爬古道等多元场景,带动沿线农家乐、土特产、民宿销售,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创收致富,形成具有造血功能的乡村振兴新范式。

近年来,学院在致力社会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同时,也主动担负起高校作为乡村振兴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使命,积极探索“校农结合”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全链条创新模式,成立乡村教育研究中心和阳明人文研究中心,发表了乡村教育研究系列学术文章并出版了理论著作《扎根与生长:乡村学校课程本土化研究》,先后与鄞州区委宣传部、宁波市委宣传部、上海社会科学院长三角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等合作,撰写、主编及参编了《浙江文史记忆·鄞州卷》《宁波乡土语文读本》《宁波优秀传统文化干群读物》等作品,为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文献基础;组建乡村实践师生团队,奔赴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江北区慈城镇、慈溪市崇寿镇、余姚市小曹娥镇以及湖州市安吉县、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等地开展田野调查和社会服务,所撰写调研报告获政府相关部门批示以及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省级金奖等奖项。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用专业赋能乡村振兴,学院依托宁波市乡村振兴高校联盟,必将交出一份服务乡村振兴的新答卷。


图片1


责任编辑:金炜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与余姚梁弄镇签约,共推“红土育桃李·校地共富行”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