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彭学龙教授莅临南昌大学法学院,为我院师生主讲主题为“‘知识产权’概念法律分析与经济解读”学术讲座。本次活动由南昌大学法学院主办,南昌大学法学院李士林教授主持,融法志愿服务党支部成员及学院师生60余人参加。
讲座伊始,彭教授率先从经济学视角切入,指出作品、技术等智力成果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在无产权界定的情况下易引发“搭便车”行为,抑制创新积极性。而知识产权法通过赋予权利人一定期限的排他性权利,可激励创新,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其次,彭教授借“信息不对称:商业标记赋权经济学模型”解读商标价值,以“二手车市场柠檬模型”为例,说明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市场失灵,而商标作为企业信誉载体,能降低消费者信息成本、维护市场区分机制,强调“商标法保护的是其标示出处、传递信任的功能”,让师生刷新对商标价值的认知。最后,彭教授以《民法典》第123条为核心,明确了知识产权的八大客体、“人身权+财产权”双重属性以及其三大特征,并且梳理了相关分类体系。他还对比两大法系差异,介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设置,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
此次讲座,彭教授点出当前知识产权学科痛点,提出以“知识产权私权性”为学科基石的解决方案,并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解答了同学们对于知识产权领域的相关问题。最后,李士林教授总结了大会发言,并对彭学龙教授表示了诚挚的感谢,本次学术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