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程系党支部王善林教授斩获2021年江西省科学技术奖1项

2021-07-02 11:38:54 科技处 毛育青

628日,江西省隆重召开2020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校党委书记罗嗣海与学校获奖代表共同出席。会上,根据《关于2020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对获得2020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的146项获奖优秀科技成果进行了表彰。我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各类奖项7项,以参与单位获得1项。

  在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7个奖项中,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均匀分布在环境、仪器和航空宇航学科这三个省双一流学科中,获奖等次与数量均居省属高校前列。

  邹建平教授领衔的“光催化技术是当前解决环境污染治理和新能源的潜在优势技术”荣获自然科学一等奖。光催化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光吸收效率低、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以及光催化活性低等三个关键科学难题。基于此,本课题组经过近十年的系统研究,创新性提出了三种提高光催化性能的新策略,可控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层状光催化材料,深入探讨了材料的可控合成方法,揭示了层状材料的构效关系和增效机制。本项目已发表高水平SCI论文36篇,其中一区论文28篇、高被引论文10篇、热点论文3篇;出版英文学术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1项,其中有两项已在高盐有机废水处理中得到工程应用,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同行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徐雪峰教授领衔的“航空薄壁导管关键构件高质高效轻量化介质成形技术与装备”项目荣获技术进步一等奖。面向航空高端装备制造对高质、轻量的重大需求,研发了小弯曲半径薄壁管推弯技术与装备、三通(多通)管内高压成形技术与装备、异型曲面管多向加载复合柔性成形技术与装置,突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航空薄壁高精度连接管件整体成形技术封锁,为国产机型制造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持,经向巧院士、张文海院士以及中国航空学会组织的专家组鉴定,项目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该项目已成功应用于我国J10战机、J20战机、高级教练机、C919等系列飞机的航空金属导管构件,以及某型发动机涡轮叶片导管的研制与生产,近三年为企业新增产值10.77亿元,新增利润1.99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张聪炫副教授领衔的“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的目标检测与环境感知技术及应用”荣获技术发明一等奖。场景下目标检测与环境感知技术是国际公认的难题和前沿性课题,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的支持下,历经十余年深入研究,在多传感器标定与图像融合增强、复杂场景光流计算与运动目标检测、动态场景重建与环境感知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研发出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的目标检测与环境感知系统。项目已获得1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1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成果及相关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无人机巡航、车辆辅助驾驶、机器人导航以及视障辅助器具等领域的多家企事业单位,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产出重大科技成果的引导与培育工作,全面发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深度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努力打造成为工科优势突出、航空特色鲜明、服务贡献彰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df1f6c25001546f29a4d607e7e8a490a.jpg





责任编辑:毛育青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我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各类奖项7项,以参与单位获得1项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