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星火相传:从东江纵队到浩瀚星空——探索天文与化学的红色科学之旅

来源: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05-29 09:34:33

为认真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探索化学学科交叉融合的智慧,由化学系党委主办、化学系第四党支部承办的“星火相传:从东江纵队到浩瀚星空——探索天文与化学的红色科学之旅”主题党日活动,于2025年3月30日圆满举办。活动得到了化学系多个党支部师生的积极响应与参与。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将红色教育与科学探索相结合,通过参观深圳东江纵队纪念馆、天文台,开展主题讲座等形式,激发青年化学科研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壹-

东纵讲堂系列活动

前期,通过邀请深圳东江纵队纪念馆来校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共同举办“重温东纵光辉历史,弘扬东纵抗战精神”专题党课,化学系党员同志们学习了东江纵队跌宕起伏、充满热血的抗日救国历程。

党课的学习意犹未尽,化学系党员同志们走出教室,走进纪念馆,认真聆听讲解,观看历史照片、革命文物,继续深入直观地了解东江纵队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的艰辛而伟大的历程。

1

东江纵队的战士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与敌人斗智斗勇,用热血与生命捍卫家国,为民族解放事业奋勇拼搏,他们的英勇无畏、坚韧不拔,如熠熠星火,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传承伟大精神,担当时代使命。青年党员同志深刻感受信念坚定、百折不挠的东江纵队精神,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

2

-贰-

集中参观深圳天文台

在天文台,化学系党员同志们通过聆听专业讲解、实地参观等形式,深入了解天文现象的科学原理和观测方法。化学元素在宇宙的诞生与演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从恒星的核聚变到行星的形成,化学原理贯穿始终;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不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还合成了更重的元素,这些元素在宇宙演化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深圳天文台观测到的多种天文现象,包括彗星的慧核、尘埃尾和离子尾,以及月全食、金星相位、地照、中秋夜月、金星凌日等一系列观测信息。

3

通过生动直观的影像和讲解,青年党员同志深刻感悟科研工作者的奋斗精神,致力于科技强国伟业,强化使命担当,凝聚发展合力。

4

-叁-

思考与体会

活动结束后,各支部同志结合天文与化学专业知识,深入探讨对学科交叉融合的认识与思考,并表示学科交叉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实际科研中的重要方向。

化学系第二党支部 姚禛:从金星大气的热力学平衡计算到彗星有机分子的光谱分析,计算化学不仅提供微观层面的分子作用机制,更与天体物理学的宏观观测形成互补。正如展览中呈现的,当我们将X射线光谱仪对准遥远星系,将分子模拟程序运行于超级计算机,天文学与化学的交叉正在重塑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这种学科融合不仅拓展了人类的认知边界,更预示着在系外行星宜居性评估、星际物质合成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让我们得以用化学方程式书写宇宙的诗篇。

化学系第三党支部 梁庆金:在深圳天文台的参观中,我了解到天文学与化学的紧密联系。光谱分析技术作为化学领域的核心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天体成分的探测。通过分析恒星光谱中的吸收线,科学家可以确定天体的元素组成,这与化学实验中利用光谱鉴定物质的方法一脉相承。在多功能厅展示的太阳观测图片,更让我意识到核聚变反应(氢转化为氦的过程)不仅是恒星能量的来源,也是核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这种跨学科的技术迁移与理论互通,体现了学科融合的科学价值。

化学系第四党支部 刘燕仪:经过参观了解,化学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应用于岩石和矿物的年龄测定,为行星演化历史提供了精确的年代学信息,并用于标定地质年代表。而且不同类型恒星的形成与死亡所产生的不同元素,不断地丰富着银河系的气体,从而成为破译恒星的化学指纹,并为探讨黑洞形成时的大质量恒星的性质及统计宇宙中黑洞数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结语

东江纵队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天文与化学的紧密联系,启发我们用科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追求真理。本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开启科学探索,青年科研工作者在红色精神与科学探索中找到了共鸣。

化学系党委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着力开展党建联建活动,拓宽党性教育阵地,加强引导广大党员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用科学的力量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胡守悦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东江纵队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天文与化学的紧密联系,启发我们用科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追求真理。
    相关推荐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