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博士生王逸超获得首届"全球变化未来学者奖学金"
2022年2月10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以在线方式举办了"地球系统科学论坛:诺贝尔奖和气候变化科学暨2021年度全球变化未来学者奖学金颁奖典礼"活动。经过公告通知、提名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管委会终审,我校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逸超同学与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四位同学获得了首届"全球变化未来学者奖学金"。论坛和报告会期间,王逸超同学作了题为《新生代重要气候转型期东亚季风变化的渭河盆地沉积记录》的获奖汇报,他回顾了自2014年参加南京大学本科生创新训练项目以来,师从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鹿化煜教授在渭河盆地开展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的学习和科研经历,并简要介绍了目前的研究进展。
渭河盆地地处东亚季风影响区,新生代沉积序列完备,哺乳动物化石丰富,为研究季风气候和环境变迁提供了难得的材料。以前,高精度年代框架的缺失,制约了对新生代重要气候转型期东亚季风演化规律和机制的认识。在鹿化煜教授的指导下,王逸超同学和研究团队成员一起,综合磁性地层、生物地层、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定年方法,初步建立了渭河盆地早渐新世和晚上新世河湖相沉积地层的年代框架;通过对粒度、磁化率、色度、粘土矿物等气候代用指标以及沉积相与沉积环境的综合分析,获取了上新世暖期季风降水变化和早渐新世干湿气候变化的关键记录,并通过周期分析发现,低纬和高纬环境变化可能同时影响季风降水的长期演化,为揭示东亚季风气候演化的规律和机制,提供了新认识和重要证据。相关研究结果在权威学术刊物《Science Advances》、《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等发表。
据悉,"全球变化未来学者奖学金"由徐冠华、郭华东、葛全胜和宫鹏等人发起,依托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和地球系统科学系,旨在奖励热爱祖国、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开展面向全球变化及应对的系统、定量、多学科交叉研究,具有全球视野、开放合作精神,并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中国优秀青年学生,每年奖励人数不超过5名,奖金每人5万元。
在本次会议期间,秦大河院士、陈德亮院士、林岩銮教授、杨自力教授、翟盘茂研究员就"诺贝尔奖和气候变化科学"的主题做了精彩报告,介绍了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的情况、以及气候变化科学、地球系统科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香港大学副校长宫鹏院士、徐冠华院士、陈镜明院士等参加了本次论坛和报告会。我校陈骏院士、王颖院士支持和参与了本次评奖活动。会议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罗勇教授主持。
图1. 王逸超同学在会上作报告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