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党史读书会 |《中国革命战争纪实·解放战争》

2021-06-29 16:19:05 王恩瑞

党史读书会 |《中国革命战争纪实·解放战争》


栏目介绍: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引领更多的同学“学党史,悟思想”,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商学院本科生仙林党支部特开辟“党史读书会”栏目,精心选取了24篇优秀读书报告,向大家分享书籍以及预备党员同志的读书感悟,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个栏目回顾百年党史,展望美好明天,共同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专题导语: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是马克思关于革命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科学论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革命到底精神,领导完成彻底砸碎旧政权、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壮举,展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优秀特质。第二篇章“革命”将带领大家阅读《长征1934-1936》、《战上海》、《浴血荣光》等回顾先辈革命历程的书籍,纪念先辈壮举,弘扬革命精神。


书籍介绍:

《中国革命战争纪实·解放战争》作者是刘统,记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中原解放军,遵照我党中央、毛主席所提出的坚决与国民党、蒋介石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南征北战,逐鹿中原,进军西南,直至解放西藏的主要历史过程及重要历史事件。


《华东卷》讲述了解放战争华东战区的主要历史过程。华东解放战场上,国共双方展开殊死博斗,人民解放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老百姓的独轮车推出了战争的胜利。百万雄师强渡长江,誓将革命进行到底,共产党军队将红旗插上南京,最终宣告了蒋家王朝的灭亡。

读书报告分享者:商学院本科生仙林党支部 预备党员 王恩瑞


国共两党在解放战争中的根本分歧之一,在于指导思想的不同;指导思想的不同,来自于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在粟裕在苏中取得七战七捷,撤出苏中后,国共双方均宣称自己取得胜利。国民党方面宣称占领苏中,虽然损失了部分兵员,但达到了战略目的。我方则称,战斗主要目标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以七战七捷的丰厚战果来看,同样达到了战略目的。从这样一件小事,便能见微知著。两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不同,就可以用主席撤离延安时所说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来概括。不计一城一池之得失,着眼于有生力量的保存和人民群众的力量,以全局战略眼光与人民战争的格局,争取全中国的解放。两党像这样的指导思想分歧贯穿了解放战争的全程。例如,莱芜战役前夕,投机军阀郝鹏举曾对陈毅说,“延安报纸说消灭这么多敌人,俘虏这么多军长、师长和旅长,我认为这是战役战斗上的胜利;蒋介石已占领我们二百多个城市,这是战略上的胜利。”陈毅反驳:“我不是军事教员,但是许多军长、师长让人家捉去了,不会与战略无关,世界上没有这种战略。”数日后,郝鹏举即叛变投蒋,仅11日后被俘。在莱芜战役中,我军主动放弃重镇临沂,使敌骄纵冒进,我军随即在莱芜布阵围歼李仙洲集团。国民党方面过分重视城市得失,拘泥于“攻其必争之地”,我军则始终以消灭敌有生力量为目的,不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这不仅是军事指挥水平的高低,更是国共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的根本分歧。国民党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注定了其以人为手段,以地为目的的战略指导思想。共产党代表的无产阶级与广大人民利益,决定了其以地为手段,以人为目的的战略指导思想。国民党以军民为棋子,不计代价换取一城一池的占领,在解放战争初期仿佛势如破竹:占领苏中、两淮、鲁南……但是,此种战略思想的后果在于军怨民怒。国军一入解放区,便成了聋子瞎子,得不到人民群众的任何帮助。而在解放军这里,人民群众是我军最好的侦查员,最好的后勤队,最好的预备军。谁更得民心,谁更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言自明。在军队方面,国军普通士兵在被俘并接受改编,成为“解放战士”之后,大部分都没有回国军的心思。其一,国军抓壮丁不得民心;其二,国军官兵之间待遇落差大;其三,国军修工事等强迫劳动负担重。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国民党“不把士兵当人看”,占领城市的捷报一个接一个,普通士兵却死了一茬接一茬。事实证明,“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国军在战争初期用人头堆出来的所谓胜利,到中后期都要一个一个吐出来。

——《中国革命战争纪实·解放战争》读后感 节选


责任编辑:许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南京大学党史读书会 |《中国革命战争纪实·解放战争》